第22节: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1)

第14条

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前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在现代企业的运作中,规模越来越大,涉足的行业面越来越宽,聘用的员工越来越多,当然,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项目管理的兴起,一项工作所涉及的人员、部门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要求员工跨国合作,要求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参与。

跨国公司利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才进行项目开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诸如波音777、空客A380之类的需大量整合外部资源的项目也正日渐增多。

面对难以预见的大量问题,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已不是某个超级英雄仅凭一己之力就能胜任的了。

据统计,在所有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而取得成功的占三分之二以上。

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25年中,因合作而获奖的占41%,而现在则上升到80%。

比如,中国的登月计划实施长达20年,将近50万人参加,涉及2万余个公司,几十所大学,是典型的团队合作的例子。

除了这种大项目,在一般的企业中,一项工作的完成也需要员工之间的协作。

在某生产电冰箱的厂家,工人王林、张强、赵兵和李成正围绕在刚生产出来的冰箱周围,来回转悠查找原因,为什么冰箱指示灯显示运转正常而冰箱却不制冷?这种冰箱是公司新开发的环保节能型冰箱,王林是生产线上的总装工人,张强是负责生产过程排查和工艺的生产工程师,赵兵是公司负责研发的经理,李成是产品开发工程师,虽然四人在公司的角色和岗位职责都不一样,但是,自这种环保节能型冰箱投入试产以来,他们四人就在一起工作了。

在面对问题时,四人并不气馁,他们没有相互埋怨,而是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仔细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最后,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顺利地完成了公司新产品的试生产任务。

在投放市场后一炮走红,取得巨大成功。

在这次团队协作配合中,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如不是因为这次新产品的试生产任务,他们四人是很难在一起进行工作的,他们也都充分认识到各自的工作特点和能力长短。

要达成团队工作目标,必须要打破传统部门分工的限制,紧密地围绕这次新产品试生产任务开展工作,使这个小小的团队高效地运转,最终完成团队的工作目标。

王林、张强、赵兵和李成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团队任务,是通力合作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办法单独完成这项工作的。

团队整体运作所取得的工作成效通常大于单个人取得的工作成效,因而才会产生“没有最好的个人,只有最好的团队”的说法。

可见只要团队内部人员做到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加强联络,就一定会产生出1+1>2的良好效果。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天下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正如古人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只有利用放大镜原理将每个成员的核心优势聚集到一点,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唐纳德在《A Better Idea:Redefining the Way Americans Work》一书中写道:“我在福特汽车公司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我深信,团队合作能使美国所有公司和组织的业绩表现大大改善。

”对美国公司如此,对中国企业就会例外吗?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

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

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

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企业就和这几个人一样,只有合作才能够生存,才能求发展。

团队不是随便一群人的简单组合。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组织(团队)的目的,在于促使平凡的人,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

”团队概念强调整体的利益和目标,强调组织的凝聚力。

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发挥最大潜能,而管理者的任务主要是为员工创造积极、高效的工作环境,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