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这个富矿的金钥匙

这个富矿的金钥匙

--将本书献给养育我的老娘

悲悯心是一个无限能量的

富矿,而全观的本真就是开启

未来的一批长久成功的大企业将不再是有技术或产品的设计师建立的,而是由社会的设计师建立的。这些设计师将企业以及企业的运作视为他们核心的、完整的发明创造,他们设计了全新的组织人力资源和发挥创造力的方法。

--詹姆斯·柯林斯

这里仅仅是力的事业。具有本世纪的一切人性病态特征,但要以充盈的、弹性的、再造的力来调整。

--尼采

发现一流企业的本真

王育琨,一个企业家精神的勘探者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

中国万盟并购集团董事长王巍

中国经济30年来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也让国人自豪。在一片力争上游与全球500强同行(类似当年的赶英超美)的媒体鼓噪中,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自信心陡然大增,一系列商业畅销书所驱动的快餐文化渐渐地取代了当年面对南斯拉夫的激励机制、日本的质量管理、美国的市场经验等潜心揣摩反复实验的学习激情。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仅仅进入市场经济的初期,便有一大批在特殊国情旗帜下的中国企业文化族群接连涌现,一些在人类商业历史上仅仅是童年的著名企业沾沾自喜地出版了传奇巨著,顺便也产生了若干至少在媒体上十分了得的企业领袖。固然,特殊的时代必定有特殊的企业家领袖,中国经济骄人的业绩也注定会造就一批出类拔萃的企业家群体。问题是,企业的成功可以由技术、体制、领袖、环境等因素的突变而实现,但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则必须经过市场环境和商业文明的长期洗礼。三代人方能造就贵族气质,对于企业家精神而言,恐怕也要有相当的耐心。

不言而喻,对于存在后发优势的中国经济而言,中国企业家可以对全球企业家精神产生巨大的贡献,这是个空前的商业文化宝藏,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学者艰辛的勘探发掘,慧眼识珠。王育琨正是其中一位有使命感的企业家精神勘探者。我与王育琨交往十几年,耳闻目睹了他职业的多次转变。无论从政、赴学、在商,他都是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坚持下去都可以是业中佼佼者。然而,他却选择了一个更有独特角度的生活方式:冷峻观察,激情阐述,坚韧体验,执著发掘,去营造并维护正在雏形中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万通集团的冯仑对使命感有一个透彻的解释:没事找事,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我又加上一句,拿自己的事没当个事。大凡有如此三个特点的人都具有十足的使命感。育琨正在从事这样一个富有使命感的事业,而且,他也磨炼出了许多独特的性格优势--

敏感。从他独到地观察几位在中国业界耳熟能详的西方商业巨头的角度,你可以体验他的细腻与入微;从他对新住宅运动的直率建言,你可以感受他的激情与无拘;从他对若干中国企业领袖的评论,你可以洞见他的急切与真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场。以他拥有的世界银行的专家经验、著名企业集团的领导责任、经济杂志资深作者的视野等复合角色,育琨的笔触所在,均是鲜明的现场表达,无论到位深浅,绝无画饼充饥的做作,更非纸上谈兵的矫情。

执著。十年来,育琨潜心观察,默默地为业界贡献了三四本散文般优雅的论著。在如此急功近利的浮躁商界中,到底有多少人有耐心去读,甚至会有所感动?好在"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育琨的苦心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朋友所理解,也赢得了更多的读者。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