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辛教授一再强调,他能教给我们的,不过是做科研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能力,但我却以为只要跟着他,什么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实验成功,科研事业会步步高升绝对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事实上,在很多新领域,辛教授和我一样都是入门者。以为傍到名师就是稳稳傍上了靠山的我,稀里糊涂开始了研究,根本没想过要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判断。一旦失败,就感到无法承受,怨天尤人。我觉得我所付出的汗水,所取得的对该领域的认识,水准远超国家对博士学位的要求。但是我却没有得到设想中的成功和成功带来的尊重。我觉得自己浪费了青春,走了一大段弯路。从21岁到27岁,一生最好的时光,就这样和一堆冰冷的仪器一起耗掉了,功成名就最终却遥遥无期,甚至连一日三餐都失去了保障。
现在想想,当时会这样考虑问题,我是多么的不成熟啊!
当我博士毕业投入社会时,社会的风向标已经变了。科研奖项不再是“成功”的标准,新的“成功”标准是“有钱”。科学家不再是成功的表率,成功的商业人士才是新时代的弄潮儿。
于是我取得的博士学位在我周围的环境里已经不代表什么。
特别是我的父亲,他特别希望我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开始追求新的成就。我感到自己在科研上遇到的挫折和痛苦在我的导师、我的家庭和我狭窄的社会圈子里都得不到鼓励和安慰。为了科研,我付出了最好的青春岁月,换来的却是成王败寇格局下的失败者名头。我真的不甘心,我不愿意就这样被归入失败者的行列!
除去这些外在的因素,我内心感到最痛苦的,就是我当年是为了功名在做科研!这失败就像是对心高气傲的我无尽的嘲弄!
纯净的心才能心无旁骛。我的科学梦里带了太多杂质。
我是为了要成为“黄皮肤的爱因斯坦”的奢求在做科研。
我是希望用科学成就来换取社会名利和地位。
我是要用科研成就向初恋女友示威。
我也是在利用科研逃避进入社会。
我更是为了赢得父亲的一个认同。
……
一想起做博士研究的种种不纯动机,我就不可抑止地感到后悔自责。这么多动机里,独独没有“热爱”两个字。然而这两个字才是科学、艺术和爱情的唯一理由。科学就像艺术和爱情一样,这三位能透视人心的大神,要求一颗完全单纯和真诚的心,容不得掺假,容不得杂质,容不得他心。他们要求最完全的自我奉献,最热切的爱和最谦卑的臣服。对缺乏“热爱”者,他们绝不会投来青睐的目光。
当我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时,我感到好像体内有什么东西被毁灭了一样。科学之梦幻灭了,甚至可以说,我已经落到了人生的幻灭之中。然而幻灭也不过是人生路途上的一道风景,我依然要不断前进。
在一个和平年代,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幻灭,最大的兵荒马乱莫过于幻灭之后的追寻与摸索。然而,我是一个不懂得屈服于命运的人,我相信我会有新的出路。但是如何去开始呢?这段追寻与摸索的历程会是怎样?
我的生命就在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开始了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