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学龄前——基本素质启蒙阶段(6)

父亲:

在这方面,我几乎将我能接触到的小动物都请到了我们家里,让孩子和这些小动物亲密接触,和谐相处,培养了孩子的慈爱之心、慈善之心,增强了孩子的环保意识和人的八大智能中的第八项——自然主义智能。

千万别小看这些小动物,正是孩子在与它们的玩耍与接触中,产生了特有的作用。就是因一只螳螂让孩子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被评为中华小记者。也许就是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在大学报考志愿时,毅然选中了生物技术专业。这些内容细节,将在第二场:小学阶段——学习能力培养阶段、第四场:高中阶段——竞争意识培养阶段加以详细介绍。

孩子:

从小爸爸妈妈就引导我多与大自然亲近,与小动物亲近,因为人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植物园、动物园是我常去的地方。爸爸觉得只让我看是不够的,还经常找机会要我亲自养一些植物、动物。于是,我家便不断有特殊的“客人”来访——

喂鸽子

天上飞的:鸽子、小鸟、蜻蜓、蝴蝶;地上跑的: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鸡、荷兰猪、蟋蟀、螳螂;土里长的:月季花、达木兰花、富贵竹、滴水观音;水里游的:金鱼、草鱼、热带鱼、泥鳅鱼、小乌龟等等。甚至小狮子我都有过亲密接触。

在照顾这些小生命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生命的伟大和可贵,也因为从小就对植物、动物感兴趣,我的作文《螳螂》荣获全国大奖,我在报考大学专业时,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物技术专业。

母亲: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于各类小动物司空见惯,不大喜欢。但对在大城市生长的孩子来说,可谓是稀有之物,倍加喜爱。

孩子爸爸经常会把一些小动物带回家来饲养,家里可以饲养的小动物几乎都来过我家。对此,我曾深恶痛绝;但是,出于孩子对小动物的喜欢和孩子爸爸的纵容,我经常是逆来顺受,无可奈何。

我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每当走在路边,看见别人家可爱的小猫、小狗,总要停住脚步,看上一会儿。然后就跟我吵着要养一只小狗,我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就一直没有答应。后来,孩子爸爸的朋友杨卓丽医生,送给我们一只可爱的小狗。因为我们家白天没人,无法喂养,就把小狗寄养在婆婆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