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3)

于是,我召开特别家庭会议,将我了解到的国情、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亲子教育方面的种种情况作了详尽的说明和分析,阐述了出版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我牺牲、奉献社会的体现等等。就这样,全家人很快达成了共识,这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在此,我要感谢我善良开明的74岁的老母,感谢我善解人意的孩子,感谢我相濡以沫的妻子,更要感谢支持我、鼓励我写好这本书的众多老师、学员及朋友们。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诞生。

作者之三:李雅杰

我生活在多子女的家庭环境之中,自结婚之后,便开始专职与独生子女打交道。在家里,面对的是两代独生子女的衣食住行等等家庭琐事;在工作单位,面对的是众多家庭形形色色的独生子女的学习生活。在我度过的人生历程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和独生子女们朝夕相处。

我是数学老师,写书这件事我从来没想过,是丈夫、孩子和婆婆的鼓励,才让我有勇气参与到这本书的写作之中。

我本人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经历了高考、上大学;毕业后又从事应试教育的工作。所以,在我身上应试教育的痕迹很重。应该说:我是应试教育的经历者,又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但这不是我的本意,我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从事我所必需的工作。近些年,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我也非常赞成,然而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家庭亲子教育和学制教育的经历中,我一直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之中,以至于我的孩子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可以看到我国当前教育模式的缩影。这其中也许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其他家庭借鉴或引以为戒的。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和目的,我就聊以自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