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第一核心竞争力(2)

国内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火箭般的发展,然而成长太快,往往是“巨人症”的表现,脑子里长了东西,自己却控制不了自己,结果壮烈牺牲。

在20世纪90年代白酒大战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5年11月,山东临朐县一家县级小酒厂,突然一鸣惊人,用6666万元投向了中央电视台,夺得了(1996年)黄金时段广告“标王”。全国哗然。酒厂也得到丰厚的回报,1996年销售收入和利税一跃达到9.5亿元和2.2亿元,分别为1995年的5倍和6倍。1996年底,秦池酒厂再次以3.2亿元的天价蝉联标王,轰动全国。秦池老总王卓胜说了一句惊世名言:“我每天开进央视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豪华奥迪。”

1993年以前还处于亏损状态的县级酒厂,如何突然能够产出15亿元销售额的酒?媒介对秦池疑虑重重。《经济参考报》的4位记者对厂家进行了暗访,发现了它的内幕: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他们从四川大量收购散酒,再加上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成低度酒,贴上“秦池古酒”、“秦池特曲”标签,销往全国各地。

1997年1月,《经济参考报》报道后,被国内各类媒体转载,消息像炸雷一样传遍全国。各地经销商纷纷与秦池解约,秦池一下子就趴了。

事后,秦池总裁王卓胜进行了反思,认为失败主要有三点:

(1)做广告当标王绝不等于称雄市场。

(2)没有注意到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导向,丧失了调整产品结构、技术改造的机会。

(3)缺乏危机公关能力,不善于与社会舆论和媒体打交道。

王总裁总结的不无道理,但是我认为没有总结到点上。他主要总结的还是技术层面的失误,而没有从企业文化上来总结。企业突然发展以后,明显的是“暴发户”心态,过度投机。企业行为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秦池酒又现身沈阳,9毛钱一瓶,几乎是所有酒类中最便宜的。在这里,我祝愿秦池也能像史玉柱一样东山再起。倒下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倒下以后站不起来。

在我们企业发展过程中,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企业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快速圈钱为目的,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一边,最终将被消费者所抛弃。

美国学者查尔斯?汉普顿和阿尔方斯?特龙佩纳对12个国家15000家企业进行调研,最后得出结论:企业一旦做出“反经济信用行为”,它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商誉就会受到重创。

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指出:企业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

所以说: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