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是职业化的需要

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在黄宏与巩汉林表演的小品中,扮演鞋摊摊主的黄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想守住你的摊,就得守住你的‘道’。”

是的,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操守,而敬业、爱业就是不可缺少的职业操守。你要想做好你的工作,敬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只有敬业,你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充满激情地对待工作,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职业是我们获取衣食来源、得以生存的基本途径,是我们实现梦想、创造价值的基本途径。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祖国对我们的期待,最终都集中表现为做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着一种敬畏感,有着我们要为之献身的内涵。

反过来说,敬业要求我们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将工作视为儿戏,不能以“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

我自己无论从事舞蹈职业,还是从事青年思想教育职业,都是非常敬业的。几十年来,我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深厚感情,工作时充满了激情。

我是那种为工作而愿意拼命的人,在从事舞蹈工作时我练功非常刻苦和勤奋。在30岁之前,没有交过女朋友,没有谈过恋爱。当时,组织上对经常出国的演员有一条规定:年青人不许谈恋爱,如果谈恋爱,就要在档案中写上一条:此人不宜出国。我严格地遵守了这一条规定,直到30岁以后,我才开始谈恋爱。

在全国英模、劳模及各界代表大会上做专题演讲

“文革”时期,我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抄家,被剥夺了登台演出的权利。之后,我每天背着挎包,去修理门窗或扛着扫帚,去打扫厕所。我是一个视舞蹈艺术为身家性命的演员,一旦被剥夺了登台演出的权利,等于是要了我的命,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为,舞蹈者的艺术生命是短暂的。就芭蕾舞来说,国外芭蕾舞演员女的35岁、男的40岁退休,这意味着退出表演舞台。我主要从事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艺术生命拉得再长一些,给世人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记忆。为了舞蹈艺术之花常开,我是不惜自己的性命的。也正是我的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我被称为舞蹈界的“敢死队”员。

就在我劳动改造期间,我所在的中央歌舞团要学习调演来京的畲族舞蹈“幸福水”,但尚缺一个扮演老头的演员。当时,党委正在开会讨论节目中的角色安排问题。我非常想得到这个角色,重新回到舞台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如果我直接闯进去,可能会被造反派说成是冲击党委会。但是我想到一个演员能以自己的专长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地敲门而入,诚恳地表示:听说团里要学“幸福水”舞蹈节目,还缺少一个扮演老头的演员,我跳过十几年的舞,扮演过不少老头。我愿意争取这一角色,如果不行,你们换掉。党委会里的成员讲:既然如此,就让他试吧。这样,还在接受劳动改造的我就获得了扮演这个角色的机会。

我虽然获得了上舞台的机会,但由于受到批判,长时间没有上台表演,要扮演好这一角色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第二天,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衣服、穿着练功鞋就跟着大伙到中山公园练功去了。当时,在北京学“幸福水”这个节目的人非常多,几个单位的人云集在一起。我发现在学舞的人中,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常言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干什么,就得时常练习什么、吆喝什么,可我由于长时间不能练功,乍一接触载歌载舞的民族、民间舞蹈,真的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东忘西,顾此失彼,经常急得汗流满面。于是,我就自己慢慢观察,发现有练得好的,就请他们当老师,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同时,我也下了比一般人更多的苦功。经过一段时间刻苦训练之后,最终,我成功地扮演了这个角色,受到了同行们的称赞。

“文革”结束后不久,人们深切地感到文艺界的春天已经来临。凭着对舞蹈事业的热爱,我和浦春昭、资华筠、姚珠珠四个人就自发地组织起来,打扫排练厅,自己动手拣炭生炉子,开始练功。我们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有不少人被吸引进来,加入了排练者的行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