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师恩

 

国画家邓锡良先生,在画界有很大的影响,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对老师的感恩之情。邓锡良师从李苦禅,受益终生,谈到自己的恩师,老画家情绪有点激动。7月的一个晚上,暑热未消,但夜晚却有微风,我拜访了邓锡良老师。

邓老住在北京西八里庄的一座旧楼房里,小区还算安静,因为多是旧楼,看上去有点老北京的感觉。我敲开门,邓老和夫人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们随便聊了起来,话题围绕着老画家的个人经历。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经历也就意味着水平。

邓锡良,1928年出生于河北古城涿州,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他原本可以在语言学上有所建树,可命运偏偏喜欢捉弄人。他在北京和平画店结识了国画大师李苦禅,进而成为苦禅先生的入室弟子。在当时,成为苦禅大师的弟子也非常不容易,虽然不像现在这么讲究,但大师很在乎感觉,喜欢你,便可能分文不收,穷其精力,引弟子登堂入室;若没有这种感觉,你再有钱也没有用。

谈起苦禅先生的往事,邓老陷入了沉思。他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苦禅先生为北大美术社授课,完全是义务授课,一分钱的讲课费都没有。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内疚。苦禅先生爱抽烟,每逢他授课时,我们就准备一盒烟,仅此而已。

“人无品格,下笔无法”。这是苦老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在艺术与人生两方面,苦老既有言传又有身教。

现今,邓老在画风及性格上,都带有苦老的影子,但也有自己的个性。

1958年夏天,邓老完成北京大学的学业,在将走上工作岗位之际,向苦禅先生辞行,令学生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生活并不宽裕的苦禅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翻来翻去,从里面翻出仅有的六元钱交给了邓锡良,话却没有多说。此举,让邓锡良久久不能释怀,可以说,为此,邓老感动了一辈子。桃李恋根,那种师生之谊,真是肝胆相照,让人难忘啊。

社会的变革与运动一次次接踵而来,但是这师生情意,在风雨中得到了真诚的印证。“文革”期间,苦禅先生被无辜批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迫改行到传达室工作。而邓锡良心里有自己的主张,虽不能直接为恩师直言,却经常去看望老师,嘘寒问暖,使苦禅先生在特别的环境下,得到了一些安慰。

谈及苦禅先生的师表,邓老引用一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画如其人,书如其人,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人无品格,行之不远。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邓锡良在苦禅先生那里,不仅学到了笔墨技巧、艺术理念,而且得到了人格熏染,使自己的心境得到了升华。

正是恩师的影响,邓锡良几十年义务教授学生画画并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些行为都是在传承苦禅先生的风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