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第四章 八王之乱(3)

司马伦,字子彝,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此人名声不好,曾因指使别人盗取御用裘皮大衣犯了死罪,因是皇帝国戚,被晋武帝下诏特赦。后封赵王,镇守邺城。贾后专政,迁征西将军,改镇关中。因其刑赏失当,导致氐、羌反叛,朝廷将其征还京师。入朝后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司马伦不甘心寂寞,倾身深交贾模、贾谧、郭彰等后党,谄事中宫,大为贾后所亲信,司马伦以太皇叔的身份甘心为贾后做狗有他的目的,他岁数大了,想享受三公的尊荣,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向贾后求录尚书事或尚书令的职务,均遭到执政大臣张华、裴頠的拒绝,一个小偷可以做宰相么?

小军官们能肯定赵王会领导他们废贾后立太子吗?可以,因为他们与司马伦最亲密的谋士孙秀熟,孙秀,八王之乱中的风云人物,他原本是个庶族小品,史书说他靠谄媚赵王发家, "起自琅琊小史,累官于赵国,以谄媚自达。" 像他这样末品的小人物,也只有不重声誉的司马伦能够重用他。孙秀小有才能,出身于五斗米道世家,在老百姓当中有一定的基础,这也是司马伦看重他的原因。五斗米道兴起于汉末,是道教的前身,在魏晋间亦有信奉者。东晋时孙恩大起义就是依靠道教的力量发生的,有意思的孙恩就是孙秀家族的后人,由此可见孙秀家族在道教中的影响力。

小军官们通过孙秀向赵王司马伦透露出政变的消息,话讲得非常策略,"太子被废没有嗣君,必定引起祸乱,众人都知道你赵王和贾后是一路人,一旦别人举事,你必遭祸,为何不先下手啊!"孙秀非常赞同,这是他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力劝赵王,司马伦普通人,素庸下,无智策,一切都听孙秀的,孙秀为了司马伦和自己能够掌握大权,又想出一条毒计。他说我们如果迎立太子,太子刚猛,若回东宫执政必不愿受制于人,我们不如等贾后害死太子,我们再以谋害太子不罪声讨,既可免祸,又可掌权。说得赵王心花怒放,当下散布消息,说有人打算废贾后,复立太子。

贾南凤果然害怕,马上派人毒死太子。司马伦立刻约许超、司马雅起事,但两人却不肯再干,史书中说他们"惧后难,欲悔其谋,乃辞疾。"其实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当时太子已死,他们没有必要再去冒天大的风险发动政变。此时的司马伦也用不着他俩,殿中的军官们对贾后倒行逆施行为不满的人实在太多了。通事令史张林、省事张衡、殿中侍御史殷浑、右卫司马督路始、右卫佽飞督闾和皆参其谋。司马伦又找到弟弟大将军梁王司马肜,左卫将军齐王司马冏(老齐王司马攸的儿子),两下一拍即合,殿中的禁军全部把在他们手中。

一日夜晚,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矫诏鼓动三部司马:"中宫与贾谧等杀吾太子,今使车骑入废中宫。汝等皆当从命,赐爵关中侯;不从,诛三族。"众皆从之。至此皇宫内外的军队全部被司马伦掌握。

司马伦矫诏杀入皇宫,先把晋惠帝弄到东堂,派齐王司马冏入殿废掉贾后,贾南凤从男宠的怀里爬出来,惊问道:"你来干什么!"司马冏冷冷道:"有诏收后。"贾南凤更加奇怪:"诏当从我出,何诏也?" 直到见到晋惠帝,远远还冲他喊话:"陛下有妇,使人废之,等于废自己。" 可见贾后当时反应何其呆滞,纵欲过度的原因。后来才回过神来,又问司马冏说:"起事者谁?"司马冏看着往日凶残暴虐,而今狼狈不堪的皇后,应该很得意地回答道:"梁王和赵王。"贾南凤恶狠狠地道:"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意思是说她干掉了汝南王和楚王,没有再除掉梁王和赵王,本末倒置,所以遭殃。其实她只是一厢情愿,司马宗室实力强大,不是她可以全部除掉的,一个统治集团若想长久安定靠内部团结,他杀汝南王、杀楚王、杀卫瓘,甚至最后杀太子,都是在削弱自己的势力,最后使以孙秀为代表的庶人掌权,引发导致西晋灭亡,数十万百姓死去,上百万人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八王之乱。一个自身充满邪恶欲望的人是无法明白这一切的,根本不是系狗不系狗的问题,你就是勒死了那条狗,也会有别的狗把你咬死。贾南凤被废为庶人,后来被金屑酒毒死,赵粲、贾午、韩寿、董猛等皆伏诛。贾后乱政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直接原因,贾南凤死有余姑,是千古罪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