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妈妈,我需要您的理解(7)

家长要缩短与孩子的距离,首先要了解孩子,找出与孩子的差距,缩短差距。孩子与家长不光是年龄的差距,还有文化的差距。孩子成才的年代崇拜偶像,而家长的成长年代是崇拜科学家、艺术家的年代,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价值观,造成家长不能从内心深处了解孩子的需要。

要了解孩子,就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就要平等地对待孩子,给孩子平等的权利,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思考和拥有世界。

对孩子的世界,家长不要用自己的好恶去评判,而是听孩子倾诉自己的认识和理由,这样做帮助家长拿起理解的武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下面这段话是个高中生写给家长的心声:

你们心里想要的

是唯命是从的孩子

是按你们要求去做的孩子

你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心里想什么

只把你们的想法强加给我们

你们以为这是爱

这是对我们的爱护

你们错了

你们认为给我们铺好的路

是绝对安全的,是完美的

可你们不给我们转弯的机会

就像被折断翅膀的鸟儿,飞不起来

你们不让我们说话

不让我们思考

你们觉得我们想得不实际

你们不了解我们

因为我们许多事都可以做好

你们总是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让

阻止,也是为我们好

你们保护我们

怕我们遇到危险

我理解你们的心理

但你们想过吗

我们也需要自由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没有挫折,怎么能长大

待在你们身边是安全

可我们怎么长大

多想你们能给我说话的机会

让你们了解我们的想法

耐心听我们说完心里的话

不管是对,是错

别忙着给我们下定论

也不要打击或挖苦

你们是我们的父母

是我们最亲的人

你们的打击

会让我们失去信心

越来越自卑

请爸妈认真想一想

认同我们的想法

给我们机会

让我们认真做一次

也增加你们对我们的了解

对自己的孩子多了解一点儿

对谁都好,不是吗

因为父母不给孩子机会,所以,不了解孩子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孩子想让家长了解自己,给自己机会,去经历风雨,去承受挫折,看家长用爱捆住了孩子,这样的爱,孩子写出了“?”。

家长了解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才知道怎样沟通孩子能接受,有沟通,才有理解,敞开心扉的对话是理解孩子的前提。

怎样做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平等对话。

(2)倾听孩子说的话。

(3)共同与孩子做事,例如游戏或旅游。

(4)走进孩子的世界,找到共同的话题。

前面是抛砖引玉,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找到无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实现与孩子的成功沟通,达到了解孩子的目的。

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找到了沟通、交流的话题,就有了相互理解的基础。

成功教育,依赖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孩子,就减少了孩子逆反的情绪,学习心态更积极,心理更健康。

家长要做得真正理解孩子是不容易的,很多人都认识到,做不到,原因是家长要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自己的成长期,用朋友的态度对孩子说话,迎合孩子的兴趣,接受孩子的自我,扔掉家长的威严,进入孩子思维法,多听孩子的想法,和蔼可亲地与孩子交流,满足孩子被尊重的需要,帮孩子顺利走过心理叛逆的成长期。

本章解读2

怎样化解与孩子的代沟

有个心理实验室对高中生做过与父母关系的调查活动。问题内容如下:

(1)你的父母理解你吗?36%的学生说父母不理解自己。

(2)你与父母争吵吗?78%的人说偶尔。

(3)你的意见父母会接受吗?38%的人说不接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