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妈妈,我需要您的理解(1)

第七章

妈妈,我需要您的理解

每个人都需要理解,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总有一些新想法,新思路,新创意,有时候让家长措手不及,不知道怎样面对孩子,以前的方法都试过了,也不管用。

其实,理解孩子的根源就是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做到了,就减少对孩子的责难和埋怨;了解孩子想法生成的诱因,就找到了针对问题的解决答案。

坏事变好事

孩子心声1

大家都讨厌的小怡被安排和我坐在一起,我虽然心里不愿意,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也不敢说出来,只好当冤大头。

回到家,我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想心事,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妈妈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委屈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唰地流出来,我抽泣着跟妈妈说,今天老师重排座位,把谁也不喜欢,谁也不愿意同座的小怡安排和我坐在一起。

小怡长得丑,穿得又寒酸,跟男生同座时,老受欺负,老师这次要安排女生跟她同桌,可女生都不愿意,老师偏偏安排我和她同桌,我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是我呀?

“哦,这么回事啊!小怡学习怎么样?”

“小怡学习好,老师喜欢她。没人跟她玩,她学习的时间就比我们多了。”

“那你让小怡帮助你学习,你帮助小怡交朋友啊!”

“小怡性格内向,小抠,没人喜欢她。”

“你可以主动向她请教,跟她交朋友啊。她喜欢你,就会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你了。”

“我不好意思,要是她不愿意,我多没面子啊!”

“不会的,你是她的同桌,丢什么面子啊?”

“那我试试吧!”

按照妈妈说的,我主动跟小怡说话,小怡没有拒绝我,热心地帮助我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我的心情好多了,不再讨厌小怡。

我和小怡成了好朋友,学习成绩提高了,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妈妈说的方法真好!

专家点评

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理解孩子的情绪,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也能让孩子对家长敞开心扉。

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不了解产生的。家长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就可以化解亲子之间的矛盾,也减少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小事,在他们心里也成了大事,不及时解决,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位家长就是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及时为孩子指点迷津,效果很好。

家长思考题

(1)您注意观察孩子脸上的表情吗?

(2)您的孩子跟您说心里话吗?

第一封情书

孩子心声2

在初中二年级的上学期,我收到了一封情书,是我同班的男生写给我的。当时我心里很紧张,害怕被人发现,把信藏到了书包的最隐秘处。

妈妈好像发现了我的秘密,每次客厅的电话响,她都抢着接,不给我机会。我告诉我班男生以后不要给我打电话,怕被妈妈发现。

有天晚上我听到了爸爸和妈妈的对话,妈妈说:“女儿好像谈恋爱了。”爸爸说:“哦,有人喜欢你的女儿,是好事啊!说明你女儿很优秀。”妈妈说:“乱弹琴,早恋会耽误学习的,我必须阻止。”爸爸说:“你不要马上批评女儿,考虑一下方法。”妈妈说:“我知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