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平难也(2)

 

领导者在建立一个团结的团队时,成员之间的相互信赖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有同舟共济的意识,每个人都充分了解自己的成功和他人的帮助和协作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其他成员不成功自己也不会成功,成功依靠他们共同的努力。如果没有团队意识,一群人不可能团结起来组成行动力强效率高的团队。领导者也要有意识地加强这种意念,自己的成功、目标的达成,需要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彼此协作下才能达到。

团队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几乎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小到一颗螺丝钉的制作,一场足球比赛的胜利,大到一个组织年度计划的完成,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经济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参与者形成互相协作的团队,在组织内部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一个人没有能力单独抚养一个孩子,不可能制造出一架飞机,甚至不可能完成部门一个小Case,追求成功的共同目标将大家结合在一起,那么为了目标的达成就需要大家为了集体的共同利益牺牲部分个人利益,领导者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在个人利益损害最小的情况下,追求组织利益的最大化。

Parthus Technologies公司的工程经理约翰·多利认为作为一位领导者不仅要有出色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有协调组织能力,让团队成员产生归属感,对项目有着责任感,主动高质量完成工作,同时,这些员工也要认识到自己是合作组的必不可少的成员,有着一致的目标。约翰将他的领导成功经验这样总结道:“我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依赖。只有合作和团结,工作才能成功。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顾客的反馈信息,他们也非常清楚这个项目将对Parthus产生的财务影响,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我同时也确保每个团队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对整个项目和公司都十分重要。每个项目拿来的时候,我会让大家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项目,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我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在领导者建立的长期平衡团队关系中,不仅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这些道德因素,还包含领导者与成员间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果领导者总是要求权利但没有付出相应的义务,而成员总是默默付出没有相应回报的话,员工会感觉被无偿使用,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久而久之就会丧失热情,或者消极怠工或者离开转向更好的工作团队。所以要想让一个团队可以长久保持下去,成员们始终抱有对工作、对成功的热情,领导者需要设立互惠互利的标准。这种互惠互利并非仅仅是物质利益上的,还包括精神层面,一种成就感的满足。约翰·多利通过将一个团队的人定期调往另一团队,彼此间交流工作经验和想法,了解其他同事是如何工作的办法,让员工对工作内容有了全面了解,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也承认他人在组织中必不可少的贡献,从而对团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经济管理学有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命题就揭示了成员间通过一种平衡和协调,彼此间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含义。“囚徒困境”将两批人分为两个小组,都面临着共同的困境,他们有四个选择,每个选择会对自己和对手带来不同的结果,或者共赢,或者共输,或是我输你赢,或者我赢你输,而自己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双方的决定在同一时刻公布。当然,对每个团队来说,收益最大化的情况是自己赢对方输,但是一旦对方也采取同样的策略,那么双方会同输。所以从长远考虑,这并不是一种好策略,因为双方会互不信任同时付出最大代价。最好的情况就是彼此合作,都牺牲一些利益,选择对对方的信任,虽然在短期收益不会最大,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双赢的模式是获益最多的。多年一直研究“囚徒困境”的经济学专家罗伯特说:“这个困境的结果往往让人惊奇,获胜者是那些不投机取巧,采取最简单的合作信任策略的人。先合作,然后尽可能模仿对手在此前一轮中的行为。这种策略的成功归因于尽力取得对手的合作和信任,而非打败他们。”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最后的获胜者是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尽可能取得个人最大利益的一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