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敖鬼馁”与“狼子野心”:若敖氏家族的覆灭
1.鬼将流浪于天际之中
“若敖鬼馁”,是个早已听说过的成语,过去只是泛泛而知,与“狼子野心”的成语一样从未深究过。现读楚国史,它们透过近三千年的历史尘埃,竟然变得那么生动。我靠在床头,漫无边际地遐想之时,脑海里常会冒出这样的镜头来:在广袤无垠的天庭上,有一个高贵的家族,因为没有了后人的祭祀,在天际中,像失去了轨迹的卫星饿着肚子到处流浪。
这就是若敖氏家族。
春秋战国期间,许多国家被灭,多是采用“灭国不灭祭”。古人对先人是崇拜的,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可以灭亡,但应该保留其宗室庙祭。如果没有香火,这些国家的先人必流浪于天际之中,将怪罪征服者,必降灾于他们。所以,先人一定要有人祭祀。否则,这是十分令人恐惧的事情。
说起若敖氏,没有多少人了解。这个姓氏古怪,甚至有点像西方人的姓氏。这里要说起楚武王重臣斗伯比,他幼年住在郧国,与表妹郊游时的一次浪漫,产生了一个虎乳的私生子,也就是楚国第四任令尹相国——斗子文。同时代的圣人孔子和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均对他赞誉有加,“若敖鬼馁”和“狼子野心”、“毁家纾难”几个成语就起源于他。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当今幼儿读物上就有关于他的故事。他的事迹透过漫长的历史年轮,依然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他就是若敖氏家族贡献给楚国文明的光辉形象。
若敖氏家族,是楚国皇族的一个分支。若敖氏应是源自春秋初期楚国国君熊仪。公元前791年,熊咢卒,其子熊仪立。生有四子霄敖、斗廉、斗章、斗伯比。熊仪继君位后,便称“若敖”,这也是楚国历史上君王第一次有了专门的称谓。熊仪之幼子斗伯比便以若敖为氏,又因封斗邑,亦称斗氏。
后若敖氏家族因为斗伯比的丰功伟绩而兴盛发达起来了。他估计有二子:子文和子玉(成得臣)。子文史有可查的两子,一子继令尹相国位,被陷害而死,一子因楚庄王手下留人,而名垂千古;而成得臣生两子,一为成大心,一为成嘉。
斗伯比在楚武王时期,力助楚武王称王称霸,功不可没。他历经?三朝,可谓德高望重。楚文王之后,楚成王尚在年幼之时,楚文王之幼弟行令尹相国。子元的三个儿子为非作歹,对楚重臣虎视眈眈,而子元不仅觊觎王权,而且尽管可以纳楚国和天下之美,却对王嫂极尽勾引之能事。楚国在他专权期间,国库空虚,弄得楚人怨声载道。就是因为斗伯比尚在,他才不敢过于放肆,否则早已成篡位之君了。
若敖氏家族参与平子元之乱后,便贡献了第二位相国(第一位名斗祁)斗子文。在楚武王至楚庄王五代君王之间,有史可查的十一位令尹相国,有八位是若敖氏家族贡献的。
最初,我们注意到若敖氏家族与王权产生矛盾,是子文年老时,他为楚成王物色继任令尹人选,推选其弟成得臣。公元前637年秋,成得臣率兵征讨陈国,攻取了焦、夷(今安徽亳县东南)和顿。子文抓住子玉攻陈有功,向楚成王推荐有治国之才的子玉继任令尹相国。
这时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此人便是小子贾。他颇有预见地评论说,子玉这个人绝非治国之良才,如果做带兵打仗的统帅呢,估计最多带三百兵车,且此人物质生活上骄奢淫逸,与其兄形成鲜明对比,能力不大,但性情刚烈,听不进半点反对意见。用之,今后必有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