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糖锣与捏面人

数十年前,古城北京最能招引儿童的声音是“打糖锣”的响器声。这种小贩,肩挑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纸糊的半人多高的小阁子,挂着木制的小型刀、枪、剑、戟之类的像戏曲舞台上武打把子似的玩具,还有风筝、万花筒、彩匣和各种纸糊的花脸面具如:孙悟空、猪八戒、张飞、李逵等。挑子后面是一些糖果、杏干、山里红、酸枣、桂花缸烙、糖薄脆、茯苓饼、泡泡糖……等小食品,都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

一些“打糖锣的”肩挑贷担,不走大街,专串小巷,足迹几乎遍及四城的小胡同儿。至于每一个打糖锣的,则往往有自己一定的路线,到时候准来。有些孩子一到钟点,就盼着“当当……”的糖锣声了。

还有一种民间艺人,俗称“捏面人儿的”。实际是用江米(即糯米)磨成面,再把面和水揉软,调成五颜六色,通过艺人的巧手,捏成各种古装的戏曲中的人物角色。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西游记》中的唐僧、孙猴、猪八戒、沙和尚;再如:京剧《定军山》里的黄忠、《长坂坡》里的赵云等等。身披各色铠甲,背扎四面靠旗,手执刀枪,威风凛凛,酷似戏曲舞台上大将的风度。各种颜色的软面到了艺人手中,真是随心所欲。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往往是在街头巷尾当众表演,招徕许多大小观众将他包围起来,欣赏他们的绝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面人郎”和“面人汤”了。

“面人郎”姓郎名绍安,高鼻梁,一双深凹的眼睛,是满族旗人。

十二岁那年,他在庙会上看到一位赵师傅捏面人,他爱上了这手艺,就天天守着赵师傅。赵师傅渴了,他给他端茶;赵师傅被太阳晒了,他给他挪地方。就这样,赵师傅收下了这个徒弟,教他捏面人的手艺。

赵师傅叫赵阔明,是当时有名的面塑艺人,人称“面人赵”,又称“面人大王”,活了八十一岁。

郎绍安的杰作,如孙悟空、吕布、达摩、嫦娥……还有整出戏《二进宫》、《三顾茅庐》、《将相和》等,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生气勃勃。

郎绍安没有文化,为了捏好《二进宫》这出戏,他几次省下钱来专门买票去看戏。他想捏一匹斑马,还特地到动物园去数斑马身上的斑纹。据我所知,他最熟悉社会的底层生活,所以他最爱捏三百六十行的形象,像锔碗的、推车卖菜的、卖大小金鱼的、算卦的、要饭的、拉洋片的、卖风筝的……我见过他捏的剃头的面人,一个剃头匠手里举着把剃刀,正在给人剃光头,顾客围着块大白布,低着头,剃头挑子上有个脸盆架,架子上还飘着手巾呢!我还见过他捏的打糖锣的面人,小贩挑的担子只有半个火柴盒大小,摆上了三个假面具,孙悟空、关云长、还有《女起解》里的崇公道,每个都只有黄豆大,可是捏得惟妙惟肖。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人点名要他捏三百六十行。

听说有一次,一位女顾客要他按照自己的形象捏个面人,他便当众捏了起来。不到半个时辰,一个穿着翻毛皮大衣,穿高跟鞋的女人就呈现在观众面前了,不仅与那位女顾客形神毕肖,而且手上戴着戒指,手里还举着大糖葫芦、空竹、风筝、气球,一看就知道这是刚从厂甸回来的游人。不仅那位女顾客分外满意,连声道谢,围观者亦无不称绝。

1929年他在北京看见过孙中山的出殡的行列,前后六十四杠,还有大小棚车,出殡的行列前面走到西四大街,后面还在西直门。后来他就凭记忆捏出了这样一个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出殡行列。这是我所见过的面人艺术中的最杰出的作品了。

还有一种“吹糖人的”艺人,他们能用麦芽糖饴(就是糖稀)吹出各种人物,色彩虽然是一色驼黄,不若面人那样绚丽,但却另具淳朴的民间艺术特色。他们所吹制的“耗子(老鼠)偷油”,“猴拉稀”,“黄鼠狼拉鸡”,“鹬蚌相争”等一类的动物都颇能引起儿童们极大兴趣。如“耗子偷油”是塑造一只老鼠,俯身向下,贪婪地望着坛口内的香油,真是垂涎欲滴,其神情姿态,惟妙惟肖。

糖人既是糖稀吹成,当然也可以吃,不少头皮的儿童往往在欣赏了老鼠、猴子之类以后把它们一口吞掉。不过,“吹糖人的”已把糖饴一再吹捏,孩子们把它吃掉,确是很不卫生的事。所以必须取缔。据说“面人郎”、“面人汤”的后裔们又已将祖传技艺,发扬而光大之,博得了国外人仕的赞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