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三伏

转眼暑伏了,谚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又道是。“未曾暑伏先暑伏。”说明初伏前必热。何时人伏?说是“夏至三庚便入伙”,是从夏至起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初伏。

为什么“夏至三庚”开始入伏呢?据《历忌释》载:“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阴阳书》。“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又据《史记》秦纪载:“德公二年初作伏词,正义云: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着隐伏解盛暑也,是以“伏”一词当起源于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

囊昔在京时,到了伏天,又是一番景物。避暑胜地很多,承德避暑山庄,那是过去皇帝避暑之地,好固然好,路途遥远,一般人去不了。北戴河是达官贵族避暑之所,老百姓未敢问津。北京城里引人入胜的地方也有,如中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南海公园,盛夏伏天,每每仕女如云,傍晚以后,不约而同竞相前往乘凉。但是,尤其吸引人的还是什刹海荷花市场,那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仅风凉,更有那五光十色的消夏美食,如:八宝莲子粥、苏造肉、鲜菱角、鲜核桃仁、鲜藕片等;每天从早到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市民,一来纳凉,二来饱享口福,乐何如也。

早年在京时还听老人讲,清代每年到了暑伏之日,直到立秋为止,各衙署都有“赐冰”之举。是由工部颁发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备有等差。此外,清朝还有“洗象”的故事,颇有趣味。那时每逢三伏,举办“洗象”例典。内务府以旗鼓迎象,出宣武门至护城河桥下的象闸,象奴挽索骑在象背上,在河水中给象洗澡,但见许多庞然大物,出没于清波荡漾之中,紧邻的城墙和两岸上,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京城四季温差极大。冬天命得滴水成冰,夏季热得四脖子流汗,尤其以伏后,画夜闷热得喘不过气来,谚云:“暑熟君子”,意即最讲衣着整饬的君子”,盛夏亦可赤背而不被人耻笑;至于不在“君子”之列的粗人,则不仅赤背而且赤脚,袒露着黑中透紫,汗津津的肌肤,川流于大街小巷,透着雌以忍受的火热。五六岁的“童男子”们,干脆一丝不挂,赤修修的满街跑,那小巧的“踢具”,紧缩着、颤动着,显示着童男一种特有的美,少妇们见了亦不觉得寒碜,而且愿和着老爷们花的叫法――美其名曰“小茶壶见”,只是不像老爷们儿那样戏谑与放肆――动手逗逗罢了。伏天中的老妇人,说好听点儿,最为落落大方:说难听点儿,最为放肆、最不论秧子。乳房,是妇女的第二道禁区,即便是热出了白毛儿汗,也得捂着紧绷绷的乳罩或者戴个绣花儿的兜兜,以示其神圣不可侵犯。然而.老妇女都是过来人,其诸道防线早已被攻破,更何况是浑身优美的线条皆已化成一堆“囊膪”,于是也敢不让须眉,光着上身,耷拉着松弛的乳房,在大庭广众之中谈笑自若,毫不以为失检。

妇女们的“金莲”,自古以来便是性的象征,对其防守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乳房――几层里脚布,一层袜子,三层(里、面及中间的袼背)鞋帮,捂得严严实实,隆冬时其臭尚不可闻,盛夏时则能熏死.。有务实精神的老妇人,为了纳凉,既然敢将乳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凭千人瞧万人看,赤其那双不堪入目的金莲又有何不可?而且不会被官府加上“有伤风化”的罪名,于是朵朵“金莲”原形毕露,为夏日的京城又添一景。

男女老少露宿街头,是伏天中的一大夜景。屋子闷热得如同蒸笼,午夜时也进不去屋,街头尚有些凉风.铺张凉席即能入睡。放眼望去,横躺坚卧,四脚儿拉叉闭着眼张着嘴,倘无交响的鼾声,便绝像枕藉的死尸。

盛夏处于四合院中,亦有诸多乐趣。

瓜棚豆架,不是天棚而胜于天棚。清明、谷雨之间,随意点种些丝瓜或扁豆,数日破土而出,几经浇灌则蔓叶虬蟠,朵朵黄花与紫花错落映带,花谢后便现出柔嫩的果实――充满洁白毫毛的丝瓜和扁豆。那景致颇有些近似农村,文人们有感于此,必歌之日“此地在城如在野,个人非佛亦非仙”。夜幕降临后,花阴凉儿中斑驳的日影被点点如水的月光所替代,凉风习习,于棚架下或坐或卧,不必摇扇,浑身亦觉凉爽。

择小院之隅,种几个碧绿的藿香或薄荷之类的芳草,不仅美化环境、清洁空气,而且可供药用。随手指几片薄荷叶,贴在太阳穴上,其清凉的香味沁人心脾,清热、砝暑、黰汗、明目而又清醒头脑。而窗前盆栽的夜丁香,黄色的小花儿坠满枝杈,入夜芬芳馥郁,其味颇能驱蚊,夜卧自可安然无恙。

酽茶和绿豆汤,是百姓消夏最理想的传统饮料。百姓们最讲实际,从不追求茶具的精美,而一向注重茶叶的汤色和味道。日沏三遍(清晨、午后、傍晚)茶,是老北京人世代相传的习惯,那货真价实的“小叶茶”间透了之后,坐在小院花间阴凉处款款而饮,自然会联想起唐代卢全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咙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大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用砂锅熬熟的绿豆汤,放在阴凉处凉它几个小时,即会变得冰凉,此种天然保健饮料,具有清凉解热、明目败毒等功效,与热茶同工异曲。

养几只蝈蝈儿听其画夜呜叫,迄今仍是京城百姓之家消夏的一种最省钱最朴素的方式。北京土语所称的蝈蝈儿,形似蝗虫,绿色或褐色,触角细长,短翅大腹,善于跳跃,吃植物的嫩叶或葫芦科植物的花儿,雄性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清人顾铁卿所撰《清嘉录》卷九载:“宠养蝈蝈,俗呼为叫哥哥,听呜声为玩。”而《红楼梦》第四十回亦有如下描写:“板儿又跑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入夏以后,售者捕自郊外,以秫秸皮自编小圆绣纳之,数以百计,肩挑过街而售,其声聒聒,群起而呜,耳欲聋,招徕众人围观选购,审视谛听,以求其须尾无伤而叫声清脆者。蝈笼之形式,普通者之观眼里灯笼饰状或独梁雀罩,巧者双笼合了,或四、五重叠,更精者则编插成盘肠、寿字、牌楼诸形,每格置一蝈蝈,声尤聒耳。将各式富有艺术色彩的蝈笼挂在庭院中瓜棚豆架下,赏其笼形之美,听其蝈声之脆,感其天籁之音,悟其诗情画意,以此形式消夏,省钱、自在、销魂。

金乌西坠之后,瞽人的弦子声荡漾于街头巷尾,拉着“先生”(北京人对瞽者的尊称)们的“马竿儿”(盲人所用探路的竹竿)将其延至庭院中,点几段《岔曲》、《牌子曲》或《昭君出塞》、《黛玉悲秋》等曲目,此等家庭消夏之夜,其乐无穷矣。

黄昏时分,家家屋门前点起“火绳”驱蚊的小景,充满了民俗情味。火绳者,是用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蒿子晒干后拧成的绳状物,其色深黄似烟叶,燃烧缓慢,其袅袅腾腾的青烟,驱蚊效果极佳,其价亦极廉。

最能吸食鲜血的臭虫,伏天时越发猖狂。这种亦褐色、身体扁平而腹大的昆虫,繁殖能力极强,祖孙三代饱餐后,每每缘墙而爬,于是被捻死在墙上,那一道道的鲜血,呈现大头小尾的形状,颇似一条条鱼苗,纵横交错,密密麻麻。这种令人情忧戚的伏天小景,充斥于大众院千家万户,给人留下的印象永难磨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