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风俗拉杂谈

端午节是汉族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端午节起源,说法不一,现代学者闻一多“端午考”,会列出有关典籍中的一百零一条记载,并推论端午本是吴越之民举行祭龙图腾的节日。

北京人把端午节俗称“五月节”,而据《康熙大兴县志》载,是日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宁,故又称“女儿节”。

明、清以来,北京人过端午节,素有吃粽子、驱五毒、挂菖蒲、缠五色丝等习俗。

“粽”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古人以菰叶里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等古籍说食粽是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投江的壮举。粽子正式作为商品出售始于唐代。宋代以后粽子制作愈发精巧,花色品种蔚为大观。粽子有“南方粽子、北方粽子、广东粽子之别。南方粽子咸的居多,如火腿粽、咸肉粽等,味道鲜美,此外还有莲子、枣泥、豆沙等甜馅的粽子。北方粽子只有红枣、豆沙和净米的三种,风味不如南方的。广东的枕头粽呈长方形,体积比北方粽子大三四倍,馅更复杂,除普通枣泥、豆沙外,还有莲蓉、椰子、蛋黄的。蛋黄还有鸭蛋黄、鸡蛋黄之分,也有把咸肉和小豆、江米搀合一起做粽子,吃起来不同凡响,与北方粽子味道迥乎不同。不过北方的净糯米粽子用冰镇后,剥到盘里,放些白糖和玫瑰花的汁子,或再蘸上点桂花,又凉又甜,米香和花香混在一起,的确另有风味。

清宫中有“奶子粽”,即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之,味美绝伦。民国后,北海仿膳曾有出售。

驱五毒之俗亦由来已久。清代吕种玉《言鲭,谷雨五毒》载:“古者青斋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北京糕点铺届时特制刻有五毒图案的甜馅儿点心,名曰“五毒饼”。时值初夏,病毒渐趋猖獗,此俗反映了劳苦大众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则是饮雄黄酒!雄黄为中药,有解毒杀菌之功效,酒和以雄黄,挥发的气味可驱虫除秽。神话故事中的白娘子,便是喝了法海和尚的雄黄酒才现了原形,以致吓坏了许仙,遂引发盗仙草一场恶战。

挂菖蒲习俗,亦有实际意义。菖蒲,又名“剑水草”。据《本草纲目》载,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其根茎可作香料。此草具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每逢端午,人们即至郊外采集菖蒲,挂于门户;或将其根茎刻成“小人儿”、“小葫公”等饰物,挂于儿童脖项,或用菖蒲泡酒而饮,据说喝了能延年益寿。唐代元和进士、待御史殷尧藩诗曰:“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缠五色丝之俗,约始于汉代,南朝宋,太子左卫将军范晔所撰之《后汉书》中,已有朱索连桃印饰门户之记载。汉代流行五行阴阳之说,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驱邪避瘟。五色丝又叫“朱索”、“避兵缯”、“长命缕”、“续命缕”、“百索”、“花花绳”。端午当天,人们把它缠于手腕与足腕;或用彩丝垂金、锡重物挂于脖项;或扎做人形,插于发髻;或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缀于胸前;或缠粽子,相互馈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