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民间谚语。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玉皇大帝,遂降旨龙王三年不许下雨。龙王不忍人间遭难,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将龙王拿下天宫,压在大山下。黎民百姓感激龙王之恩,天天为龙王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农历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武强年画“天子耕地”,民间作坊刻印,画面题词为“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国母来送饭,五谷丰登太平秋”。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一年二十四节中的“惊蛰”,冬眠蛰息的昆虫动物被春雷惊醒,开始活动,俗以为“龙”在这时抬头,故二月初二又称“春龙节”,也就是中和节。明、清时代的皇帝在中和殿备耕,事先检查御用农具。北京的先农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沿袭古制祀先农举行春耕仪式的地方。

其实惊蛰本名启蛰,汉代为避景帝讳改。“惊蛰一声雷,农家春耕动。”中国大部分地区以这个节气为标准,开始春耕生产。现在“二月二,龙抬头”只不过是一句气象谚语,是说自即日开始,降雨量逐渐增多。此语反映气象规律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二月二”也叫迎富日,据唐代《岁华记两》载:“相传有生子者,被邻家于二月二日求其子归养之,邻家因此大富。”后以此日出野田采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以迎富。这与唐代民间流行的“送穷”风俗相连击。据史书记载:于正月晦日(正月最后一天)扫除粪污、及屋内尘秽,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叶之通衢,或投于水中,谓之“送穷”,也有的于是日弃破衣于巷,还有的结柳、缚草为船以除穷。看来这个活动说明古人心理,送走昔日贫困、苦难,迎来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在唐代送穷的同时,又有“二月二”的迎富。南宋诗人魏了翁有诗云:“才过结柳送穷日,又见簪花迎富时。”其实,从即日开始春耕生产,勤劳致富,岂不是送走穷日子、迎来富生活吗?

记得此风俗是这天黎明,老人未起之前嘴上数道:“二月二,龙抬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旁,珍珠玛瑙往家躺”,“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人们不仅送穷、迎富,祈望丰收,还盼望龙出,镇住毒虫,除去病疫,以得健康。

二月初二远一天,有“引进勤龙,送走懒龙”一说。这天清晨,家家户户用柴灶里积存的柴灰,连续不断地在地上撒成一条长龙,直延伸到附近的河边或井边,用意是把懒龙送走。然后又用黄土及河边或井边开始,撒成长龙,直到自家门前,用意是把勤龙引回。因为龙可行云治水,这种“引龙”活或,用意是希望春暖后有几场好雨,以利春耕,使禾稼成长,五谷丰登。

为了尊崇龙,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妇女们必须停止针线,以防“扎坏龙眼”,还要停止洗衣,恐怕“伤了龙皮”……

由于二月二这天已是“惊蛰”之后,阳气上升,各种冬眠的昆虫陆续复苏,所以,这一天,还有一个驱除毒虫的活动。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日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这天清晨,家里的老年人要有一人早起,手执小棍,挨房敲打炕沿,嘴里念叨着:“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认为这样一来,蝎子、蜈蚣等害虫就不能复苏了。

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天津、河北等地这天应时素食是煎焖子。焖子是淀粉熬成胶状块,把它切成小碎块,放在平底锅上用油煎炒,煎到有一层黄色脆皮时,盛在碗里,用芝麻酱调稀,撒上蒜末,拌好后即可食用。佐以主食大饼或烧饼,非常可口。

在北京,这天各家各户要吃“懒龙”,说是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所谓“懒龙”,是用发面蒸的一条长形卷体,做法是把发面擀薄制成长片,放上和好的肉馅,然后卷成长条形,盘于笼屉中,蒸熟后切开,家人分而食之。这一天,吃米饭名为“吃龙子”,吃面条为“吃龙须”,吃春饼名为“吃龙鳞”,吃饺子名为“吃龙耳朵”,喝茶要喝龙井茶。总之,是取吉祥之意。二月二这一天,要派人去接姑奶奶回娘家住些天。据说是因为按照旧俗,新媳妇不在娘家住新正月,甚至不许见娘家正月的灯;而二月二日则是过了正月的第一个双日,于是就把这天定为接姑奶奶的日子。

在往昔,北京到了这天,街头会出现不少红包袱、绿衣服的少女回娘家。假如这天婆家有事不允许娘家接回,接的人免不了要垂头丧气,大失所望;新媳妇则要哭天抹泪。因此,京谚又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