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的打针记忆(2)

(6)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每种预防制剂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预防接种的。在有以下情况时均不易进行预防接种:

①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②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儿童,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③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④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响病儿的康复。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儿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⑤预防接种期间,若小儿正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⑥近一个月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者也不易接种。待以上疾病恢复正常后,即可进行常规接种。如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免疫缺陷时,不能进行任何预防接种。

(7)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如果孩子有病,就暂时不要接种。例如,发热时不要打白百破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打针前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勇敢的孩子先打,以消除胆小孩子的紧张害怕心理。打针后2至3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8)可选择的疫苗接种

下列疫苗接种虽说是不接种也无妨的,但是韩国幼儿科学会却提倡注射。

脑水膜炎A 型肝炎肺球菌疫苗

根据产品不同需要2~3次基本接种和一次追加接种,2、4个月的时候注射。从一周岁起可以开始注射,在两周岁时抗体产生最多。2、4、6个月的时候接种,12、15个月的时候追加接种。肺球菌是可以引发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的细菌,在美国、欧洲、澳洲都被列入到基本接种中。

(9)疫苗接种日程表

关于疫苗接种日程表的最新信息在nip.nih.go.kr网可以找到。在这个网站只要输入孩子的出生年月日,就会提示预防接种的日期,而且还可以打印预防接种的证明书。需要一次注射多种疫苗的情况,最好是在当天两三种一起注射。

(10)B型肝炎抗体没有生成的话一定要追加注射

B型肝炎在打了三针后仍存在没有产生抗体的可能,所以在第三针注射3个月后进行抗体检查,如果仍未产生抗体的话,需要重新打三针。肝炎接种一旦产生抗体,即使抗体免疫值下降,也无需补打。

(11)特殊体质的孩子注射疫苗时一定要和大夫商量

异位性皮炎注射BCG疫苗时如果接种部位上有皮肤炎,则需拖后注射。如果对鸡蛋过敏,利用鸡蛋中的滤过性病原体的麻疹接种和流感接种会有刺激孩子的敏感反应,所以应该避忌。应该等稍稍长大,过敏反应消失后再接种。

如果对抗生素过敏的话一定要告知大夫,因为预防疫苗接种中很多都含有抗生素。

百日核接种会引起痉挛,所以有痉挛性疾病的孩子应进行百日核以外的白喉、破伤风接种;进行抗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果免疫力低下的话不能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

(12)发育异常检测表

新生儿施加刺激也没有反射反应

日光照射也不眨巴眼睛

脖子上触摸到疙瘩或者脖子偏向一方。

是男孩,却触摸不到两侧睾丸

3个月脖子后倾,用力扶正却不能支撑。

趴着趴着,脖子不时条件反射般扬起后,又耷拉下

对声音没有反应

对移动的物体没有反应

手不能展开,一直攥着

6个月以上体重没有增到出生时的两倍

8个月了还不能像样地坐好

一让他坐好,就蹬腿躺下

整个身体不能很好地支撑

(13)不同月份的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增加

身 高 增 加体 重 增 加

0~3个月:9~10cm 0~1周:体重反而有些缩减

3~6个月:5~6cm 3~4个月:出生时的2倍

6~9个月:3~4cm一周岁时:是出生时的3倍

9~12个月:3cm

Point

预防接种就是杀死或损耗引发我们身体疾病的恶性菌。

一定要注射的疫苗有卡介苗(BCG);百白破三联疫苗(DTP;小儿麻痹、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日本脑炎;水痘;流感。

脑水膜炎虽属可选择注射的疫苗范围内,但还是尽可能注射的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