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绝望的诱惑(12) 

毫无雄辩力,也毫无天真风趣;况且,后来为麻木不仁的人大肆赞赏的那种天真,确否天真也无不值得怀疑。未来的兰布尔本堂神甫讲话吃力,有时每吐个字都费难。他还不了解同义和同音异义词游戏的窍门,不了解一种随顺语言节奏、并依样画瓢的思想所绕的弯子。他长期感到苦恼的是自己笨口拙腮,令人发笑,表达不出内心所感。现在他不再逃避,倒还能应付下来。一句话讲完而无反应,他也不再躲闪令人难堪的沉默,反而还要追寻那句话。这种意志从此不屈不挠;每次挫折,只能拉紧一度它的弹簧。他完全听从上帝的安排,直截了当,讲出要讲的话。不久,连最粗鲁的人都毫无戒心地聆听,不能不口服心服了,实难想象自己会上这样一个人的当;无论他带你去何处,你也能觉出他在同你一道上升。严酷的真理,由久思而得的一句话表达出来,别看现在猛然当胸击中你,却早已击伤了他。人们深深体会到,那真理宛似箭镞,是他从自己心上拔出来的。嗳!在教师看来,这些事迹无足挂齿,毫无非凡之处。这些全是普普通通的事情;而这个人,别人非听他不可,仅此而已……水壶在火炉上颤动与鸣叫,懒洋洋的狗把鼻子插在腿里正睡觉,户外大风吹得门折页吱扭作响,黑乌鸦在荒原上空拼命呼唤……他们侧目观察他,尴尬地回答问话,表示歉意,又为无知或习俗辩解几句,等他一住口,别人也都噤声了。

“您到底跟此地的善良人讲了些什么?”莫努-斯格雷神甫问道。“现在,你们完全转变了态度。当我提到您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正视我。”

的确,他一直避免直接向多尼桑神父提出要求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为什么?……当然出于谨慎,但也碍于一种隐秘的担心……怕什么呢?在这颗已经慌乱的心中,圣宠的结果具有凶猛暴烈的特点,令老神甫大为诧异。在那个圣诞之夜,康帕涅本堂神甫曾多么大胆地谈了看法;只要想起那场谈话,他总有某种难堪之感。因而自那以后,一直不愿意再旧话重提。再说,他的副手不是始终这么朴实,这么驯顺,始终这么恭恭敬敬,无可指责吗?……跟他接近的同事,谁也没有觉察出他身上的变化,对他依然是一副略带藐视的宽容态度,称赞他的热忱与虔诚。拉里厄本堂神甫是圣绪尔比斯神学院培育出来的,这位善良的老人充当他的忏悔师,每星期四听他忏悔,也没有表露丝毫不安的情绪。最后这一点,本来应当使莫努-斯格雷神甫放心,却反而令他失望到了难受的程度。

当然,他不止一次相信,以旁敲侧击的妙法重新确立了自己摇摇欲坠的威信。于是,他建议,暗示,命令,而未便明言的愿望就是听到点异议。哪怕自己必须听从副手的高明见解也好,至少会打破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沉默呀!然而无奈,多尼桑神父唯唯诺诺,这一计谋也就不攻自破了。老神甫无论说什么,对方立即唯命是从。他以无情的洞察力轮番考验可怜神父的耐心与羞怯,譬如有一天,又临时让他做久已减免的主日训诫,但是这都枉费心机。就在那天,可怜的神父毫无怨言,急忙归拢几页写有他那农民式大字的纸,登上讲坛,讲解主日经;在活受罪的二十分钟里,他面无血色,两眼低垂,说话吞吞吐吐,嗑嗑巴巴,逐渐稍有生气,拼到最后,终于讲出几分可怜的事情物理……现在每个星期天,他都重登讲坛;当他住口的时候,窃窃私语声从一排排椅子传开,那是听众受了一阵极大束缚之后,放松时所发出的无可比拟的深深叹息……

“有点起色,”回来后本堂神甫说道,“不过还太空泛……太模糊……”

“唉!”助理司铎应道,他象要哭的孩子似地噘了噘嘴。

在午餐桌上,他的双手还微微颤抖。

这期间,莫努-斯格雷神甫又做了一个更为重大的决定:为他副手敞开了主持忏悔的大门。且说这一年,奥布尔丹本堂神甫听了主母会两位修士的劝告,决定退省。可是不巧,其中一位修士患了重感冒,不得不在受难周的头一天回瓦朗谢纳去了。于是,那位本堂神甫求康帕涅的同事把多尼桑神父借给他使用。

“他年轻,吃苦耐劳,正好应急……”

德尼萨纳神父曾跟康帕涅本堂神甫长谈过,介绍了他的学生多尼桑;老本堂神甫听从他的意见,一直不大派副手主持忏悔仪式。奥布尔丹本堂神甫由于不了解情况,也由于情有可原的误会,把自己的一部分事务交给未来的兰布尔本堂神甫,使他从星期四至星期六,即复活节前一天,始终没有离开忏悔室。奥布尔丹乡位于矿区的边缘,地域广阔,然而退省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复活节这天,这些神父身穿白色漂亮的新法衣,在祭坛上就座,看见圣餐桌前跪了数不清的人,自然心猿意马,不再盯着沉默的年轻助理司铎了。在黑暗和沉寂中,这位助理司铎第一次献身给罪人,他的老师,而且,罪人再也不会活着放开他了。由这种具有决定意义的晤面而产生的惶恐不安,或者无比甘美,多尼桑神父一直没有向任何人倾吐……不过,复活节的当天晚上,莫努-斯格雷神甫又见到他时,对他心不在焉的沉思样子十分惊奇,立即用异常生硬的口气询问,听了可怜神父的简单回答,还是不大放心。

不过,好久之后,多尼桑神父随口讲的一句话,倒象一束奇异的光,照亮了他生活的这段隐晦时期。“我年轻那时候,”他向格罗泽利埃先生承认,“并不懂得恶:我完全是通过罪人的口学会了解恶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