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一
青铜器上的铜锈是应该剔除还是应该保留,国内的专家学者收藏者意见难以统一,有的支持尽量保存青铜器上锈色,保持青铜器的沧桑古韵;有的则坚持去除铜器表面的锈迹,以便能更好地保存青铜器。
引起争执对峙的并不是所有的青铜器,有的青铜器埋藏地下数千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完好程度如同刚刚铸造出来的铜器,浑身上下没有一片锈迹,这样的青铜器它压根就没有锈,自然也就不存在去锈和不去锈的争执。有的青铜器铸造时所用铜料较多,器具的胎壁很厚,大家称之为厚皮,厚皮的青铜器如果埋藏的环境不是特别恶劣,其表层累积形成的锈则不会对青铜器造成太大的损害,这点也没有太大的争议。还有的青铜器是薄皮的,器具的胎壁本来就薄,埋藏地下历经千年,铜质不断氧化腐蚀,铜锈几乎完全取代于铜,整件青铜器如同用铜锈所做,这样的青铜器几乎全都是锈,把锈去掉了,青铜器也就不见了,这种情况的青铜器那是肯定不能去锈,需要用特殊方法来保护,自然也不会有去锈的争议。
引起争执的主要是锈蚀程度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妥当的青铜器。这样的青铜器大多都是中皮厚度。坚持去锈的人会用专门配制的去锈药剂洗刷溶解掉青铜器上的古锈,然后在青铜器上打蜡涂油喷施化学药剂形成保护层,认为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青铜器,使青铜器不再继续受铜锈的侵蚀。不支持去锈的人认为中皮厚度的青铜器再放上几百上千年啥事儿都没有,只需将锈层表面粘着杂质的杂锈层去除,露出下面的真锈即可,平时经常擦拭把玩,年长日久后在锈层上形成包浆,也能起到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尽量保持青铜器的原貌。
争执双方中,坚持去锈的,通常都是从事考古的文物保护者。坚持不去锈的,通常都是鉴赏古玩的收藏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各有利弊,难以两全。但不管是坚持去锈的还是坚持不去锈的,都一致支持青铜器锈层上最表层的锈一定要去掉。
最表层的锈称为锈土结合层,是直接与埋藏环境接触的锈层。看上去腐蚀的也最为厉害,并且锈上经常会粘连夹杂着土屑、石灰屑、木炭屑等诸多杂屑,故称之为锈土结合层,也称表锈,因其表夹杂土木屑影响青铜器的美观,不论是收藏者还是考古人员都会坚决去掉这层表锈,而古玩商和倒腾土货的却坚决保留这层锈;锈土结合层下面,是主体锈层,这层锈是由睛亮的结晶锈构成,颜色通常为绿色、红色、黑色和蓝色,这层锈也称为中锈、晶锈,如果最外端的锈土结合层被人为去掉将主体锈层完全露出来,那么这层露出来的主体锈层也随之被称为表锈。收藏者极力想要保存下来的,正是这层结晶真锈;主体锈层之下是地子锈层,所谓地子锈层,就是紧紧贴附着青铜器的黑色或是褐色的氧化膜层,这层锈也叫地锈、古锈。
以前,大家认为有的青铜器可能没有锈土结合层,甚至没有主体锈层,但绝对不可能没有地子锈层。大家认为新铸的青铜器上的伪锈由于时间较短,通常只有一层浮锈,有的厚,有的薄,而不会有地子锈层,只要剥去这一层浮锈仔细观察青铜器上有没有地子锈层即可分辨出真伪。但是现在,作伪者伪造出来的青铜器上,几乎都有这种地子锈,所以,地子锈已经不能再做为鉴定青铜器真伪的依据之一了。
注释二
看锈,不能光看裸露在外的表锈,还要看真锈,要看表锈结晶锈下面的地子锈。但问题是,国内国外任何一家古玩商店,只要古玩店的店主没喝醉,绝对不会允许你将人家青铜器表面的铜锈剔除掉一块用来观察地子锈层,即便是店主脑子发昏应允你剔锈,旁边的伙计也会红着眼立刻吼你趁早死了这份心,伙计们通常都是店主老婆的眼线……别说剔锈,哪怕是伙计看到你有用手指头触摸铜锈的意图,都会立刻喊停,迅速递给你一双白手套。不信你可以去找家古玩店试试,不过去之前最好记得随身携带几千元至几万元几十万的现金,等你剔除了人家指甲盖大小的铜锈后却又说不要了,那就赔钱吧。可别说我没警告过你们,遇到心黑的店主,哼哼,怕是你们赔了钱还得把人搭进去。
古玩店尚且如此,拍卖行或是藏友之间转让,就更不让你剔锈了。
既然收藏者购买青铜器之前不能剔锈,那你刚才说的这些话是说给谁听的?是说给能剔锈的人听的吗?能剔锈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已经将青铜器买回家的收藏者,另一种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先说第一种,收藏者都已经掏钱把青铜器买回家了,某种角度来说,那就没有剔锈的必要了,万一剔锈的结果是伪货赝品,退货肯定没门儿,心里该慌慌地堵多少年,再说还有别的很多种方法去鉴别考证青铜器的真伪,也用不着剔锈。至于第二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应该非常专业,他们剔锈的目地不是为了证明青铜器的真伪,而是方便保护青铜器,什么地子锈层主体锈层,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万恶之源。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稀奇古怪骇人听闻的鉴定铜锈真伪的方法,譬如用烧红的烙铁去烫烧铜锈,真锈和伪锈被烫烧后散发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譬如用烧开的碱水浇在青铜器上,然后赶紧用硬毛刷去刷,再浇一遍开水,再刷,伪锈就会剥落;譬如用钢针向铜锈使劲扎,凭手感能觉察出真锈结实,伪锈松软;譬如……别这样干,千万别这样干,咱不是纳粹法西斯,咱也没承包渣滓洞,咱更不想落下暴力变态的病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