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有崇尚道德的传统,历史上罕见的清官故事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戏曲传唱不已——中国人对道德的约束力永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大多不明白,从根本上讲,官场贪腐不仅是道德沦丧的问题,而是国家的行政体制存在巨大缺陷。
慈禧太后虽然老了,但思维还很清晰。她知道,目前清廷的危机,最重要的并非满汉之间的势不两立,而是民间对朝廷积怨太深。如何化解积怨?靠獬豸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在顺应民意的情况下,尝试着改一改政治体制。不然,大清王朝真的要完结了。应该说,除了革命派的武装暴动和立宪派的强力呼吁,来自清廷权力系统内部重臣大员们的压力,也是促使慈禧下定决心实行政体变改的重要原因。自一九○五年起,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和两广总督岑春煊等封疆大吏,或联合上奏,或个人密奏,都极力主张改行立宪政体。
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七月初七,新任两江总督端方上奏:……近年不逞之徒,倡为排满之说,与立宪为正反对。奴才愚见,以为宜服从多数希望立宪之人心,以弭少数鼓励排满之乱党。拟请饬下廷臣,迅将我大清帝国宪法及皇室典范二大端,提议编纂,布告天下,必可永固皇基,常昭法守。至各省绅商所设地方议会,实有关于立宪基本者,如主持得人,宗旨甚正,似可加以考察,量为扶助,使信徒渐广,皆趋于宪政之一途,乱党煽惑愚民之力,当不戢而消。尝考古今制法之源,在乎合一国之人,能自部勒,以立纪纲,日进于不可侮辱之域。现在内患外侮,极为可忧,苟中外臣工仍以敷衍苟安为计,以倾轧排挤为能,恐安危之数,不在党徒之煽乱,而在政论之纷争。伏愿我皇太后、皇上施纲断之天聪,责宪政之实际,申儆臣工,力图挽救,以巩圣祚,以遏乱萌,天下幸甚。端方的见识可谓切中时弊。
五大臣出国考察西方宪政制度,是慈禧作出的一个重大决定。
但是,无论是朝廷重臣还是满族贵族,他们给慈禧传达的都是这样的信息:如果不实行立宪制度,任凭内忧外患蔓延,大清国就会走到极其危险的边缘;而如果与日本一样实行君主立宪制,不但可以平息国内的重重积怨与愤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皇权永固”——包括慈禧在内的皇室成员权威依旧,日本的天皇不就是个例子吗?
皇权依旧,这是对立宪制度的严重误读,也是对慈禧的严重误导。
尽管五大臣被炸了,但炸弹是真的,立宪也是真的。
耽误了几个月之后,一九○五年十二月七日,考察宪政的大臣们还是出发了。
除了以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替代了徐世昌与绍英之外,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基本未变。从代表团的规模和组成上,可以看出对于立宪这件事,慈禧绝不是障人耳目地虚晃一枪:除五位大臣之外,代表团成员多达四十多人。为了使这个庞大的考察团不至于浪费朝廷的大笔银两而成为一次“公费旅游”,慈禧太后在选择代表团成员的时候定了“心地纯且有真识卓见”的标准。最后确定的成员的基本情况是:内阁中书一人,翰林编修五人,商部员外郎和主事六人,户部郎中和主事三人,兵部员外郎和主事二人,刑部郎中一人,海陆军成员二十人,道府级官吏十三人,知县和县丞级官吏四人,参将和统带三人——代表团的组成囊括了政、军、商、司法等各个部门,既有文职也有武职,既有朝廷大员、政府要员也有地方县一级的官吏,既有科举出身的汉人也有满族权贵子弟——这几乎是大清王朝权力系统的一个微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