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试读:关于爱的五个误区(1)

爱是促进爱和被爱者双方心智成熟的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人就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就能去克服懒惰,克服恐惧,克服一切与生俱来的原罪,使自己的心智不断地趋向成熟。

一切让人变得懒惰的情感都不是爱。

一切阻碍人心智成熟的情感都不是爱。

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明白这一点。在许多富裕的家庭里,父母整天忙着揽生意,忙着挣钱,忙着应酬,却把孩子托付给了保姆和家庭教师。他们虽然有着强烈的爱的愿望,对孩子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必应,但倾听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却少得可怜。前面我们说过,倾听是爱最标准的体现,不陪伴孩子,不与孩子交流,不倾听他们的心声,就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爱。这些孩子在缺乏爱的环境下孤独地长大,内心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不敢承担责任,心智根本无法成熟。

不管家境多么贫寒,只要父母给了孩子爱,孩子就能勇敢地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并努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正因如此,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不管家庭多么富裕,如果父母只满足了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忽略了给他们爱,孩子的内心就会空虚寂寞、恐惧不安,他们无力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和困难,也无法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正因如此,很多家庭才会富不过三代!

还有一些父母望子成龙,一心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塑造孩子,他们不尊重孩子的感受、想法和意愿,不把孩子当成是独立的个体,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这种心理正是爱的一种表现。殊不知,孩子在他们的这种养育方式下,逐渐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篇题为《精神病院的年轻人》的幽默短文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位作家在一家精神病医院的花园里散步,遇见一位年轻人手捧一本哲学书正在专心阅读。他的行为与其他病人迥异。

作家坐到了他的身边,问:“你在这里干什么?”

他看了看作家,很是吃惊。当确定作家不是医生之后,他回答道:“很简单。我父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律师,他想要我像他一样;而我的叔叔是一家大商场的老板,他也想让我像他一样。不仅如此,我的母亲希望我像她敬爱的父亲那样,我的哥哥则试图把我训练成像他

一样的运动员……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学校里。没有人把我当成独立的个人来看待,他们只是想通过我这面镜子来审视他们自己。所以,我决定还是住进精神病院吧,至少在这里我能做自己。”

不把孩子当成是独立的个体,就不可能付出真爱。父母把孩子当成是自我的延伸,这种心理不是出于爱,而是一种极端自恋的情结。也有一些父母把依赖和溺爱的心理当成是爱的体现,他们一味地牺牲自我,极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奇怪的是,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多,但孩子得到的根本就不是爱。在他们的养育下,孩子变得弱不禁风、懒惰成性,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只会哭哭啼啼,一味逃避。

所以,如果父母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孩子就没有未来,而要深入了解真正的爱,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爱的几个误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