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表明相互之间血缘或其它关系的称呼,在农村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它绝不是儿子称父为爹、称母为娘那样的浅直,那样的没有学问。今天,在都市称人同志已显几分老派,称男先生,谓女小姐,或谓女士,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似乎也表明了文化和修养,是你是否接受西方文明影响的最起码的标志。
这种被看成了标志的称谓,使人真切地体验了一种虚假的情谊和相尊。然在农村,朋友间称兄道弟;邻居间称叔谓伯;同村人爷奶叔婶;邻村人大哥大姐;过路人伯爷娘奶;如此的称呼,由来已久,频繁普遍,却使人感到实实在在的自谦。这种自谦的真实是以自卑作为根基的,因而它显得真实。如过路人四十余岁,到村头问路,碰到的是一个三十几岁或二十几岁者,他会唤他大哥或叫她大姐。如你赶路赶得口干舌燥,想讨一口水喝,一脚踏进人家大门,院儿里蹲着一个五十岁的妇女正在洗衣捶布,你就会叫她大娘或者奶奶,甚至一眼便知自己年龄大于对方,也是要哥姐哥嫂地相称。称呼在农村不仅是称呼,确切地说,是乡村的文明。都市人已经从农村这种称谓中感受到了农村人的自卑,没有骨气,太缺少自尊,说不是他们瞧不起农民,是农民太瞧不起他们自己。在城市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情,农民走在车水马龙的街上,忽然找不到了要去的地方,问一个比自己年龄小的姑娘,说大姐,往某某街去从哪儿走?这姑娘乜斜了一眼农民,说谁是你大姐!然后,她怏怏地走了,觉得晦气,觉得自己年纪轻轻,被人称为大姐是一种污辱。回家照着镜子看看自己脸上并不多深的被化妆遮盖了的皱纹,心里骂农民真他妈老土,没有文化,甚至到吃饭时候,她还恶心农民叫她一声大姐。
城市的称谓是在年龄上遇大叫小,称职务遇小叫大。三十几岁的少妇,万万不可称她大嫂,你叫她一声小姐,她会感到全身心的受活,尽管她早已不是小姐。他四十几岁,下岗了在路边卖着冰棒,你过去问路,称他先生,他会极热心地告诉你朝东走,再往南拐,通过一个红绿灯什么的。他的这份热心,来自于他对他的厂长、老板、经理时常西装领带,车接车送地出入宾馆、筵席的了解,使他感到了他在都市工资入不敷出,又处处遭人冷眼的压抑,而你称他先生,别的陌生人也称老板为先生,这使他感受到了一种人权上的平等。当然称副科长为科长,称副处长为处长,而面见科长、处长,说一些他将迁至比科长处长大的位置的虚话,或提前称科长为处长,称处长为厅长,这是城市人处事最基本的常识。这种情况下科长或处长一边纠正你称谓的过错,一边内心深处会漫溢一种甜蜜,使他很长时间沉浸其中。
这不是都市人的肤浅,而是都市的文明。今天都市文明中使人感受到了一种虚狂向上的精神,一种虚荣的自尊精神,一种中华天下独我的精神。而农村则恰恰相反,从黄土地中出来的人,讲的是自谦、自卑、低头、向下。有一首称谓歌在都市已不堪为人所知,然在农村,上百年来一代一代被农民传唱。今天,已是二十世纪关门之时,而这称谓歌会和先生、小姐和女士的称谓一样,随着世纪的关门之声,进入一个新的年代。
见了老年人你称大爷
见了中年人你称伯父
见了青年人你称兄长
年轻妇女称大嫂
年老妇女称老奶
中年妇女叫人家大娘
小女孩儿你叫人家妹妹
多说好话少赶路
出门在外见人施礼才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