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讲的“丰润”报酬。假如这些献身艺文者,果真具有真才实学,还可藉他们高贵学生的推荐,而在社会中成为知名之士。欧陆自十九世纪起,就有不少著名的画家,曾经受到过贵妇的支持而成名,而那些促成艺术家闻名于世的贵妇,也因此获得荣誉,岂不是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凡是以地位或财力支持从事文艺人士者,不分性别,西语称为“mecenas”。
早期的马德里有一位传奇女士黄玛赛(Marcela de Juan),她在西班牙社会很有名气。因为她精通英、法、西等国语言,首先在西班牙外交部翻译部门任职,后在联合国任翻译,不时还在西国报章发表有关中国的文章和短诗,还出版了两册中国古诗西文译本,西国文艺界一般人士均认为她是中国女文人和诗人。
她欲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歌前,往往把中文原文给我,让我先代她译成西文,我的西文诗歌的意境和词句可能不十分完美,预先给娥笳润色后再给她。诗歌发表后,她总是送点粉盒、化妆品之类礼物给娥笳作为酬谢。
我首次跨入电影界工作,就是黄玛赛女士给我介绍的。一九六三年春天,美国好莱坞独立制片家塞缪尔?伯朗斯顿(Samuel Bronston),在西设厂筹拍《北京五十五天》(55 Days at Peking),厂方认为黄玛赛是中国通,聘她审核剧本,同时请他代找一位中国艺术顾问,于是她将我介绍去,这样可一举两得,因为我这一去工作,不但可解决艺术上的疑问,在必要时也可助她一臂之力。虽然后来各奔前程,来往并不十分频繁,但我们始终保持着良好友谊。
因此,我不惜以大篇幅来细述她的生平:
一、初次相识
首次见面,那应该是五十五年前的事了,我不愿说二十世纪中期,听起来好遥远。
那时,我刚来马德里不久,听老华侨说,这里有位非常资深的华裔
黄女士,据说在满清时代便来马德里了,她精通数国文字,目前在西班牙外交部服务。当时在马德里中央大学——现在改名为马德里百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