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鞋都为什么能够成功落户璧山呢?纵观奥康集团和璧山县人民政府联合打造西部鞋都路径,不难发现,奥康集团和璧山县政府开创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璧山模式”。
假设只有璧山县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中国西部鞋都,没有奥康这样的全国知名企业,10亿元资金难有着落,璧山的知名度更是无从谈起,招商工作将成为最大的难题,更不用说引进上百家沿海一带的知名企业到璧山投资。
假设只有奥康集团投资建设中国西部鞋都,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环境的打造,拆迁安置工作繁重,西部鞋都一期工程主体项目的建设不可能在八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当然,所有的假设都不存在,中国西部鞋都打破了国内建设工业园区以政府运作为基础的建设模式,这样一来,实现了政府+企业 2的产业格局。中国西部鞋都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它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而是中国西部鞋都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民营工业园区
经验二:企业做强做大,必是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国家政策之风吹到的地方,必是风调雨顺,在各种优惠政策的沐浴下,投资项目必会茁壮成长。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大败曹操,诸葛孔明借的是东风,而2003年,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携巨资入渝,借的是“西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之风,西部悠久的制鞋产业基础之风。
王振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国经济由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这三大实体主导,未来的投资热点必将是西部。
王振滔选择西部,选择璧山,是在充分研究了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是一种借势,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势,顺应了国家发展大环境的需要。
企业做强做大,必是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德隆、铁本的结局均是“逆势而为”的产物。2004年,铁本公司被高调处理,这被业界认为是2004年度宏观调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经验三:做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不支持的项目坚决不做,行业协会不支持的项目也坚决不做。
奥康集团从2003年进驻璧山那一天起,就把创建中国西部鞋都作为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铜梁、武侯、崇州三地也打出创建中国西部鞋都的口号,并铺天盖地做起广告。
2005年12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批准璧山县为中国西部鞋都,2006年2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授予璧山县中国西部鞋都这一金字招牌,武侯、新津、璧山等地争抢西部鞋都之争尘埃落定。
业内人士表示,能否成功摘下中国西部鞋都这块招牌标志着创建中国西部鞋都的成功与否。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透露,奥康和璧山县人民政府成为“西部鞋都”之争最大的赢家,其成功经验为,政府不支持的项目,奥康坚决不做,行业协会不支持的项目,奥康也坚决不做。
在奥康和璧山县共同创建中国西部鞋都伊始,就得到了重庆市和璧山县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的大力支持,事实上,在整个打造西部鞋都的过程中,中国皮革协会还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2003年1月9日,奥康集团公司与璧山县人民政府在重庆签订投资协议,开发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此时正值重庆召开全市人民代表大会,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百忙之中会见了王振滔总裁,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贺电中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将不遗余力地支持璧山县人民政府、奥康集团的合作发展,希望你们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诚携手,认真实施,扎实工作,为建设高水平的西部鞋都工业园区,为创建中国西部鞋都而努力奋斗!”
贺电表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璧山县人民政府、奥康集团联合打造中国西部鞋都的态度,这也是璧山县在“西部鞋都”之争中成为最大赢家的根本所在。
经验四: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一个投资项目,既要有经济效益,也要有社会效益,不然,绝对不能称之为好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