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业板之喜与忧(3)

虽然媒体的质疑使顾雏军损失惨重,但顾雏军元气未伤,他收购科龙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5年之后,顾雏军已被捕入狱。有关上市公司格林柯尔的一些内幕渐渐透露出来。

2005年8月,《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到天津格林柯尔调查。进入工厂已经6年的徐师傅告诉记者:“我来这边6年了,见到工厂所有生产的时间加在一起也不到两个月!纯粹装样子的。”徐师傅的这种说法,也为记者采访到的天津格林柯尔工厂的多位工人所证实。他们告诉记者,尽管工资不高,但是不怎么生产,整天闲着,也很舒服,因此也不会向外人讲这其中的奥妙。然而,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生产量,却支撑起了顾雏军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全部利润。”

2006年年初,一位自称曾是“格林柯尔海南分公司业务员”的人士曾多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曝料,指出格林柯尔的所谓业绩来自大量的虚假合同。

此人化名“朱建达”,他在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道:“对顾先生本人,我不是很了解。我要说的是,1999年年底,他在海南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推广格林柯尔制冷剂的业务。主要负责人是X先生,另有两位负责人是L先生和H先生。其余基本上是业务员,有二三十人吧。”

朱建达回忆说,为了联系业务方便,这些业务员都被冠以虚假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头衔。“当时的海南省政府很支持他,好像是省环保局吧,还专门发了文,要求各单位用格林柯尔制冷剂。但推广的效果并不好,公司成立了几个月,也没有做成一单业务。”

“1999年年底至2000年年初,顾先生急于将公司在香港上市,于是指示各分公司签订大量虚假合同,数额达几亿元。每个业务员都分派了任务,必须完成,否则炒鱿鱼。我就是当时帮他签了一份根本不可能履行的假合同,数额有好几十万元。”

上海一位知名律师也曾经说过:“原格林柯尔子公司一位高层在顾雏军出事后找过我,希望披露一些当年格林柯尔的内情。”据该律师所知,格林柯尔故事的核心就是到处签虚假订单,“假订单多得可以用麻袋装”。

如此看来,顾雏军为了上市,在包装格林柯尔时的确掺水了。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产量和利润都是被夸大的。至于当时格林柯尔的真实产量和利润也许只有顾雏军自己知道了。由此推想,虽然顾雏军的政府公关做得很成功,手上有用的红头文件也不少,部分省市的市场垄断也已形成,但格林柯尔制冷剂在国内卖得并不好,这可能与当时国内环保制冷剂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关。

众所周知,虚增利润,信息披露不实,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是国内上市公司的通病,甚至也是海外上市公司的通病。虽然顾雏军通过虚增利润成功实现了格林柯尔香港上市,但当他入主科龙后试图故伎重演时,却撞上了国内股市监管非常时期的枪口,不管他动机如何、目的如何,被查处的命运是逃不掉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早在格林柯尔香港上市时,就埋下了日后顾雏军全军覆没的隐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