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增加一点文化背景的叙述是有必要的。
循着这个思路,本书在叙述周氏三兄弟的成长过程时,在其环境和教育等方面用了较多笔墨,说明他们虽然接受了传统教育,但又有杂览的爱好,不从正门入儒家经典的殿堂,而是“旁通”入野史笔记的“荒野”;不走科举正路,而是将“灵魂卖给魔鬼”,进了教声光电化的新学堂;不是重实用和现世利益地学法政军警农医,而是学“大而无当”的文艺,搞“穷而后工”的创作,并且搞科幻小说和科普文章这些壮夫不为的“小技”……而在叙述他们的业绩时,也兼及其他学者作家、师长、同学、同事、朋友、学生,等等。
将周氏三兄弟合在一起叙述,困难的确不少。合传应该有的优长,是要看它比兄弟三人各自的传记多出些什么来。作者的着眼点,首先自然是在寻找三人之间有联系的事实。而在三兄弟中,却不能不更多地描写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的思想和业绩的异同。这是事实,不能故意地将篇幅平均分配。
建人没有受过私塾教育,更没有出洋留学,古文和外文基础都不如两个哥哥,成就也比两个哥哥小得多。只是在兄长们的帮助下,他自学外语,勤奋译著,也斐然有成。本书对建人的叙述,份量不多。但他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的生活与两个哥哥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可分离。他的存在,影响了两个哥哥的生活和思想。在兄弟恩怨中,他扮演的角色并非无足轻重。而他提供的一些资料,对研究两位杰出文学家有参考价值。从文学成就方面看,建人只起到陪衬的作用。而这种陪衬的地位造成的对陪衬人本身的伤害及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却是不应该忽略的。
至于一些颇有争论的问题,例如兄弟生平中那些所谓的“谜”,读者有理有由期待答案。遗憾的是,作者却无能为力加以解决,并且也不能花太多的笔墨做徒劳的猜测和推断,虽然那样也许会有一点儿趣味。本书只比较如实地描述当时情况,介绍当事人各自的观点及心理状态。
当然,本书也留下很多遗憾,有的地方描写得详细一些,有的则是粗线条的勾勒,存在轻重不匀的毛病。评论和分析,有时候详细,有时候则一笔带过,可能因此遗漏了重要意义的阐发。选材不恰当,剪裁不妥帖,责任在笔者,是无可推脱的。此外,对兄弟才能的差异的分析也比较少。鲁迅擅长创作,周作人善于批评,一个是诗化的,一个是散文化的,分别相当明显,本书虽然点到,但少以作品为例证,详加讨论,只能以“俟诸来日”自解了。
然而,有些问题是不能等待的。我们的时代还能不能产生周氏兄弟这样文豪?优秀文化传统究竟应该怎样传承?从三兄弟的成长经历和杰出业绩中,能否寻找一点线索、得到一点启示呢?
黄乔生
2007年11月1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