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四制”的组合拳,彻底击垮了沭阳农村基层组织的种种“梗阻”,全县5000多名得不到群众信任和适应不了市场经济需要的村组干部“下岗”。他们的“下岗”,不仅换来了精干的村干部队伍,而且出人意料地化解了许多长期以来困扰各级领导的农村难点问题,许多人连呼“四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大批村组干部“下岗”了,村里反而稳定了。
村组干部能否得到群众的拥护是村里能否实现稳定的基础。在这次村级组织改革中,全县有5045名村组干部被调整、精简了下来,减少了38.6%,加上编外人员,村干部实际减少了45%。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可减少负担500多万元。
据当时的县委组织部长许步健介绍,由于村民对自己选出的当家人有一种认同感,过去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焦点没有了,民心也顺了,群众的上访大幅度减少,大部分村实现了稳定。
二是没想到村干部眼睛“向下”了,上级的任务反而好完成了。
村干部的“官帽”由过去的上级给变成了现在的群众选,带来的最大变化莫过于村干部由过去的单纯对上负责变成了既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村干部眼睛“向下”了,会不会影响上级任务的完成,这是县乡许多领导在改革之初最担心的问题,然而事实却正相反。
在当时的调查中,记者采访了10多名新当选的村干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过去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乡党委手里,现在是群众掌握我们的命运,群众不选你就当不成。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就得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
村干部一心想着大家,而大家更支持干部的工作。据统计,1996年之前,沭阳县共拖欠提留统筹1544.8万元,60多个村多年不缴提留统筹、不搞计划生育;而现在,不尽义务的农户大为减少。
变单纯的对上负责为既对上负责更对下负责,村干部的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行政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化。各村普遍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凡村里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两会”讨论通过后方能实施。在工作方法上,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了,强制性手段大大减少。
三是没想到乡党委的权力“下放了”,村级组织反而有凝聚力了。
作为村级组织直接“上司”的乡党委、政府,长期以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谁当村干部,总认为自己亲自圈定的人选才可靠。这样做的结果,村干部一个个确实对上听话了,但由于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很难在群众中产生号召力,从而导致一些村级组织长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在这次改革中,由于充分尊重群众的选举权利,为他们提供了参政的渠道,把社会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村组织领导层中,无形中也把广大群众凝聚到了基层组织周围。在选举中,各村群众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父亲替儿子、妻子替异地打工丈夫报名参选的事屡见不鲜。
在沭阳,有的村长期处于“家天下”控制之下。民主选举的推行,彻底打破了“家天下”的垄断。在沭阳,小姓的人当选村支部书记的为数不少。在以往缺少群众参与、监督的情况下,财务混乱几乎成了“上访村”的通病。现在通过群众参与和村务公开,财务混乱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四是没想到乡镇领导用人的“框框”没有了,大批人才反而涌现了。
长期以来,沭阳许多村干部不仅政治素质不高,文化素质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样的干部素质为何长期难以改变呢?不少乡级领导过去一个共同的理由是“干部难选,没人愿干”。然而,群众选举出乎他们的意料,一个个尘封埋没的人才被挖掘出来。
在沭阳县,群众选举的村干部超出领导视野的事司空见惯。是什么使干部的眼光与群众的眼光产生那么大的差距呢?刘集乡乡长姜修明说,现在一个乡都几万人,乡干部认识的人再多也不如群众多,对谁当干部合适了解得再多也不如群众多。而乡里过去之所以不肯放权,主要是“怕”字作怪,怕引起混乱,怕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不好完成。群众的参与和实践证明,干部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有时已远远落后于群众。
刮肚子,平祖坟
在“强行入轨”的大规模整治中,仇和最不留情面、下手最狠的还当属“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和移风易俗——平坟头。
计划人口的铁腕书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沭阳总人口为58万,1997年底达到174万,增长了整整2倍,既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也超过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1982年到1996年,全县新增人口30万,年均人口出生率达到20‰,平均每年新增2万多人。1982年,沭阳县人口在全省63个县(市)中居第7位,1990年跃居第4位,1996年则成了全省第一人口大县。
1991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对全省计划生育工作落后地区实行重点管理,沭阳在33个重点管理县中列倒数第12位。1996年,省、市计生部门调查表明,沭阳计划生育率只有44.79%,一孩节育率为17%,一孩上环率为36%,二孩结扎率为38%,计划生育处于瘫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