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找个现管,充当靠山(2)

三个月后,王氏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张仁准,张之洞非常疼爱这个女儿,可他依然没钱,没钱给女儿置办像样的衣服,最后还是靠王氏周济度日。

● 另寻靠山

当官可以如此清廉,但不可以如此憋屈和清贫,必须得尽快出人头地。怎么才能尽快出人头地呢?那就得在朝中找一个可靠的靠山,然后靠着他升迁发迹。可朝中除了慈禧和张之万之外,还有谁可靠呢?

车到山前必有路。张之洞可靠的靠山已经出现了,他就是同治皇帝的老师、军机大臣李鸿藻(1820—1897,河北高阳人)。

李鸿藻是咸丰二年(1852年)中的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由于政绩卓著,为官处事严肃认真,而且极具孝心,李鸿藻被慈禧选为同治皇帝的老师,后授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职。同治四年(1865年),他又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封太子少保,后来入参军机兼任总理衙门大臣。

看了李鸿藻的履历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深受慈禧倚重,他升职的速度超快,他是实力派高官。短短十几年,他就从一个七品翰林院编修,跻身为朝廷一品大员,没有实力能行吗?可见,张之洞找他做靠山,似乎找对人了。

李鸿藻确实是慈禧深度倚重的大臣,慈禧快速提拔他的真实目的,就是利用他来制衡和分解恭亲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大臣的势力。慈禧是依靠曾国藩、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势力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势力,来镇压太平军、捻军等农民起义军的。农民起义军被镇压后,这几位大哥都厥功甚伟,都成了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

这几位大哥成为封疆大吏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并在自己的地盘上,兴办洋务实业,发展国民经济,他们又成为洋务派首领。

慈禧很支持曾、左、李办洋务实业,因为帝国需要振兴,经济需要发展。但慈禧却时刻戒备曾、左、李,她担心曾、左、李势力过大会危及她的政权,于是通过“以人制人”的手段来制衡他们。李鸿藻正是她用来制衡曾、左、李的一枚棋子。

慈禧用李鸿藻来制衡曾、左、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们都是恭亲王的亲信,恭亲王是他们的靠山。慈禧提拔李鸿藻,也有让他制衡恭亲王的意思。恭亲王虽然失势,可他毕竟是执掌军政大权的王爷,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李鸿藻就是再受慈禧倚重,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慈禧也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安排一个和恭亲王势力相当的人来制衡他,这个人便是恭亲王的弟弟醇亲王。

● 谦卑的醇亲王

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的父亲,慈禧的亲妹夫和小叔子。光绪皇帝继位后,慈禧有意让醇亲王取代恭亲王的位置,但醇亲王是一个极其低调的王爷,他似乎对升官和发财不感兴趣。

在道光皇帝旻宁(1782—1850)的众多儿子中,醇亲王和恭亲王最有名气,但论真才实学和执政能力,醇亲王远远不及恭亲王。在政治立场和对外政策方面,兄弟俩是截然相反,恭亲王是主和派的核心人物,而醇亲王则是主战派的核心人物。比如,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兄弟俩的态度就两极分化。尽管如此,可醇亲王有一个长处,那就是他善于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拥立醇亲王的二儿子载湉为新任皇帝。按理说,醇亲王应该感到惊喜才是,可他当场失声痛哭,并晕倒在地,半天都站不起来,后来被人扶送回府。谁都知道,醇亲王这是在装,他为什么要这样装呢?

第一,他深知皇帝这活儿不好干,儿子那么小,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受慈禧制约,前途叵测,命运难料。而且,儿子生的儿子,还不能算作自己的孙子,只能算作四哥咸丰皇帝的孙子,这可亏大了。

第二,他觉得皇帝的老子不好当,皇帝儿子那么小,他这个当爸的地位很尴尬,好多事情,他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第三,他要是不辞职,而是以皇帝老子身份自居的话,那他的六哥恭亲王岂不羡慕嫉妒恨死他?

醇亲王如此谦卑,不是因为他真的不贪恋权力,而是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想在官场上混,就得谦卑,谦卑一下,并不意味着矮人一截。恰恰相反,人生还会因此而圆满,谦卑既是避免祸端的预防措施,也是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

思来想去,他干脆向慈禧递交了辞职报告,请辞一切职务,慈禧大概是被他感动了,便同意他辞职,但明确表示他的亲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事情到这一地步应该可以了,可这位王爷还是不放心,又上疏请辞爵位。不过,他的四嫂和大姨姐一直没同意。

辞职之后,醇亲王和妻子一直过着低调而平静的生活,直到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被革除一切职务时,他才出山接替恭亲王执掌军国大事。他不是不贪恋官位,他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他笑到了最后,这就是谦卑的力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