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心比心,笼络人心(3)

● 将心比心

张之洞在四川挂职三年,克己奉公,两袖清风。任满卸职时,他连朝廷按例给付的两万两参费银都没领,而是再次裸捐,捐给那些贫寒学子,以供他们在四川读书或进京赶考。

张之洞搞裸捐,不是在作秀,也不是在博名,他还是出于两个目的:为国家选拔人才,为自己培植势力。他一直认为:恩情永远是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主线。谁要是当了谁的老师,哪怕只当一天老师,那谁就是谁的终身父亲。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老师的自然享受父亲待遇,当学生的自然尊随老师。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学生做多大官,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老师永远是学生的恩人、长者和偶像,学生永远是老师的心腹、晚辈和粉丝。如果老师愿意为学生付出一切,那么学生也会将心比心地报答他,力挺他。

张之洞就是这样的老师,他选拔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学生。浙江会试是这样,湖北挂职是这样,四川挂职依然是这样。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他在浙江、湖北、四川这几个地方,悉心选拔了数百位属于自己的学生,精心编织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关系大网。

如今,这张关系大网就踩在他的脚下,今后必将为他所控。而他头顶上的那张关系大网早已织就,主角便是慈禧、张之万等人,今后必将为他所用。

● 三娶贤妻

光绪二年(1876年)冬月,张之洞的四川学政任期结束。他要回京复职了。有意思的是,他又带回了一个老婆。他的这个第三任老婆,就是他的好友王懿荣的妹妹,四川龙安知府王祖源的女儿王氏。

六年前,张之洞从湖北任职期满回京,与王懿荣成为了好友和邻居,王氏也随哥哥住在北京,她因此成了张之洞的邻家小妹。王氏温文贤淑,知书达理,才华出众,她和张之洞的第一个老婆石氏有一拼,但遗憾的是,她也不会抚琴。在北京时,张之洞就很喜欢这个邻家小妹,这个邻家小妹对他也十分敬重,但张之洞刚刚续娶了唐氏,他不想劈腿也不想私奔。

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底,唐氏病故,张之洞再度沉浸在中年丧妻的悲痛之中,他没考虑过续弦,等他稍稍平静下来时,朝廷就派他到四川挂职学政。

在四川这三年,张之洞一直是孤身打拼,其实他很想找个伴,可他就是没碰到那个心动女生,直到再次碰到王氏为止。

光绪二年(1876年)年初,张之洞到四川龙安府主持府考,他在王祖源府上见到了四年未见的王氏。他以为王氏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可王氏却是个心高气傲的女生,她都是奔三的大龄剩女了,却仍然待字闺中。

得知此情,张之洞怦然心动,于是向王氏表达了心声。王氏似乎在等待张之洞,后来在王懿荣的撮合下,两人就这样确立了恋爱关系。这年八月,两人在成都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王氏虽然不会抚琴,但她有一项才艺,完全可以和石氏的琴艺媲美——作画。王氏的画技十分精湛,张之洞十分欣赏。婚后,夫妻俩一个作诗,一个作画,也别有情趣。

王氏绝对是个贤内助,张之洞无论作什么决定,她都力挺。比如,当张之洞决定将自己的工资捐出兴建书院和购买图书,而成为月光一族时,她全然支持;当张之洞将那两万参费银裸捐给贫寒学子时,她也没说出半个不字。如此胸襟,真可不是一般的女人。

● 月光的荣光

因为做了月光族,张之洞卸职时才发现自己没有回京路费。这可是一件稀奇事,没这么当官的,更何况他当的官是个肥差。危难时刻,张之洞没给组织找麻烦,也没求助别人,而是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一些书籍卖了,这才凑够了路费。

临走的那天,学生们对他依依不舍,甚至将他送到距成都几十里外的新都。这一次,他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将心比心。此后,他虽然再也没有到过四川,但那些四川学子的心,一直在他身边,从未走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