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想不灭,方成大器(2)

● 家族厄运

第二年三月,张之洞赶到北京,参加了由礼部组织的觉罗官学教师资格考试,所幸被录取。所谓的觉罗官学,就是清朝皇家子弟学校。参加觉罗官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一般都是举人或贡士(会试合格者统称为贡士),被录用者工作三年后,可外放为正七品的知县,这不失为一条走仕途的捷径。

张之洞被录取之后,原以为自己从此可以飞黄腾达,可不幸的是,他接到了来自兴义的一个噩耗:父亲在率兵平定起义军的征途中,病情加重,血战而死!紧接着,他的大舅哥,也就是都匀代理知府石均被起义军杀死!还有,他姐夫鹿传霖的爸爸鹿丕军,也就是都匀前任知府,在起义军的围攻下自焚!

张之洞无法接受三个亲人都死在起义军手上的事实,他再次对起义军产生了一种切肤的仇恨!接到信后,他立即携妻女回到兴义。

咸丰七年(1857年)年初,张锳魂归故里南皮。按照祖制,张之洞要为父亲守孝三年,加上此前一年他还要在南皮守孝两年,于是他便留在南皮,一边守孝,一边备考下一届的会试。

咸丰九年(1859年)年初,张之洞守孝期满,当他踌躇满志地来到北京时,却发现同考官(协同主考官阅卷的考官)是他的族兄张之万。遵照有关规定,张之洞必须回避。

张之洞很无奈,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年的会试上。可第二年,张之万又是同考官!张之洞晕死,他叫苦不迭:“老兄,你怎么就跟同考官干上了呢?你要是当铁打的同考官,那小弟我可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啊!”张之万也觉得自己挡了小弟的道,他很不好意思,但这是上面的安排,他不能左右这件事。

连续两年都因故不能参加会试,着实让张之洞郁闷不已,好在这年六月,他的长子出生了,取名张权,也叫张仁权。

● 权位最高的贵人

就在张之洞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时,大清帝国再次动荡起来。八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毁之一炬,咸丰皇帝奕詝(1831—1861年,道光皇帝四子)无力应战,便拖家带口逃往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避难。

外国侵略者侵入首都北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奇耻大辱和空前浩劫! 这也是张之洞见证的第二次帝国列强侵华战争。第一次是鸦片战争,那时他只有三岁。这一次,他23岁。他本来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可他是一介书生,在战争面前,他渺小和柔弱得可以忽略不计。

目睹山河破碎和民生凋敝的惨景,他对统治阶级充满着忧愤,也对大清帝国充满着忧思,更对西方列强充满着忧恨。

北京是待不下去了,张之洞便到山东巡抚文煊的幕府实习。这是一段很无聊的日子,可他并没有虚度光阴,他的目标和理想依旧没灭,他依然坚持温习功课,他期待咸丰皇帝快点回来,期待会试早日恢复。然而,咸丰皇帝永远回不来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了,享年31岁,庙号文宗。

昏庸无能的咸丰皇帝死了倒不要紧,关键是他的死,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大清帝国的命运。这个人便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1835—1908年,满族),后来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武则天,她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拥有皇帝之名,却拥有皇帝之权。同武则天一样,她也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

咸丰帝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也就是他和慈禧唯一的儿子载淳(1856—1875年)继位。载淳时年5岁,他就是历史上的同治皇帝。

慈禧的儿子当了皇帝,她自然成了太后,但法定的太后却是咸丰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年,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就是慈安太后。载淳继位后,叶赫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

慈安的身份和地位稍高于慈禧,但慈安为人谦和低调,又不贪婪权力,所以此后的军政大权便落在慈禧手里。再说慈禧是皇帝他妈,未来的一切当然会由她主宰。慈禧住在西宫,慈安住在东宫,这姐儿俩又分别被称为西太后和东太后。

咸丰皇帝虽然昏庸,但他在临终前还留了两手。一方面,他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侍内卫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载淳处理朝政。另一方面,他给两宫太后两枚皇帝印章,希望她们和那八大臣相互牵制。

咸丰皇帝的这个做法是聪明的,也是错误的,因为他低估了慈禧的野心和势力。载淳即位后,八大臣企图专权,可他们太过于无视慈禧的存在。慈禧是一个武则天式的人物,她岂能容忍八大臣?

这年十月,她人还没回北京,就联合留守在北京同英法联军谈判并签署《北京条约》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譞(1833—1898年,咸丰皇帝六弟)发动政变,一举粉碎了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农历辛酉年)。

奕譞在兄弟中排行老六,洋务派称他为“六王爷”,保守派则鄙夷地称他为“鬼子六”。因在“辛酉政变”中表现出色,他被慈禧授予议政王大臣,并担任军机处领班大臣(首席宰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