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了,人越多跑得越慢

怪癖实录

有一家三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

女儿先是抽了抽鼻子,闻到好像有烧焦的味道。

“有东西焦了?”她很随意地说完,又开始吃她的薯片。

一会儿,妈妈又抽了抽鼻子,“好像有什么东西烧焦了!”她看了看旁边正目不转睛看电视的老公说。

老公一声不吭,照旧盯着屏幕看得起劲。

直到隔壁邻居拼命敲他们的门,告诉他们阳台上有东西着火了时,他们互相对望了一下后,这才往阳台上跑,一看,阳台上晒着的棉被已经被别人从楼上扔下来的烟头烧焦了一半。

“你们全家都在,烧成这样你们不知道?”邻居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开始怀疑他们是要故意点火烧棉被,或者是想点火烧房子自杀。

女儿和妈妈最先闻出了异味,但为什么却不去看看,或者寻找一下有没有东西着火呢?

难道是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吗?

揭秘真相

确实是,在有很多人存在的时候,我们往往更难相信自己的感觉。心理学家John Darley和Bibb Latane曾做了一个著名的逃生实验。在测试的房间里,他们先是在一间房的一个小角落里,放了一些微量烟雾,制造出着火的假象。然后让第一个参与者单独进去。一会儿,参与者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并慌慌张张地报告,说里面着火了。随后,他们又让四个参与者进去,然后通过监视器观察他们的反应。发现他们是在好几秒钟后,才察觉出有烟雾,但却并没有跑,而是互相看了看对方。当没有人跑时,他们以为自己的判断错误了,然后就继续呆着。等到看到别人有反应了,这才确定自己的判断没错,跟着跑了出来。

最后,他们又找了几十个参与者进去,据观察,这些人的反应就更慢了。

你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可是却不能判断别人是不是也看到了,闻到了同样的气味。看着别人都好像很镇定的样子,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判断,怕自己的惊慌成为别人的笑柄。所以都在等待着,等着大家达成一个共识,确定自己不会犯错,才会去行动。

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同住一幢楼里的住户,平时谁也不搭理谁,如果路过别家门口,闻到烧焦的味道,只会抽抽鼻子,以为这家人把饭菜烧糊了。和别人说时,肯定还有人会说:“你鼻子可能有问题,他们家有人的。如果真要着火了,自己能不知道?”

明白了这个原因,那怎么做才能加快很多人在场时的反应速度呢?重要的是及时沟通!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当只有两个参与者在场时,面对面坐着的参与者要比背对背的反应更快。因为面对面的两个人能从对方的面部表情中觉察出对方的反应,尽快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每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只有若干人都一起说时,大家才会行动,但这时已经晚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