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绅士的精神气质(6)

  军官与绅士

事实上,上面讲到的公立学校主要是培养现代的军官与绅士。在和平时期,一位年轻的官员应该谦恭有礼、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衣着合宜;到了战争时期,他则是一位英勇无畏的优秀领导者,接受的价值观转而体现在战场上。这种形象,伊夫林·沃1955年在她的著名小说《军官与绅士》中曾经塑造过,1982年又被好莱坞成功地改编为电影,主演理查德·基尔由此走红。

人们常常引用威灵顿公爵的一段话来强调绅士教育中的阳刚之气。威灵顿公爵曾经在1805年率领英国军队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后来又出任过英国首相。据说,他曾经坦言滑铁卢之役“胜在了伊顿公学的操场上”。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很多毕业于这些名校的学者型绅士,后来都有过非常出色的军旅生涯,在一些重大战役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伊顿公学的学生获得过37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这个数字应该说是相当高的。该勋章是英国军队为战争中的勇士颁发的最高勋章,数额极少,历史上总共只颁发了1354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伊顿公学的学生还因为表现勇敢,令人难以置信地获得过548枚杰出服务奖章(DOS)、744枚军队十字奖章(MC)。当时,大约有60位伊顿公学的学生获得上将军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顿公学的学生获得过280枚杰出服务奖章(DOS)、389枚军队十字奖章(MC)。这说明,毕业于伊顿公学的军官以其杰出表现,称得上“军队之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尤其如此。因此,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伊顿公学网站推选威灵顿公爵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伊顿公学学员”了。

在英国军队中,军官与绅士的结合威力巨大,某些军种与绅士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很多绅士家庭都有在军队中服役的记录,当然,最受人们垂青的还是骑兵部队或警卫部队。事实上,皇家卫队骑兵团被认为是英国军队的第一王牌,它是17世纪在查理二世的四支骑兵部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这支部队当初只招收绅士,因此,就没有士兵。1922年,原先的四支骑兵部队合并为一支,组成皇家卫队骑兵团,与皇家骑兵军乐团一起,主要用于操演,分别组成了皇家骑兵团(现在主要从事装甲勘测)和皇家骑兵警卫团(现在完全供王室庆典时使用)。不过,皇家卫队骑兵团依然保留着自己的身份,有着独特的制服和传统,他们的团长自然也保留着在正式场合为女王服务的特权。女王官邸白金汉宫外的卫士换岗仪式上,这些身着华贵制服的卫士,自然成为旅游者竞相观看的内容,他们也常常作为象征而出现在介绍英国的各种小册子上面。

对于军官与绅士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谦恭自如地完成重要的任务。即便在战斗中,绅士也必须穿得像星期天下午出去散步一样:穿着舒适的衣服,拎着手皇家卫队骑兵团正在接受检阅杖,拿着一只双筒望远镜。透过望远镜,他会像发现了一只珍禽异兽般仔细打量着敌人。

到了今天,如果大家感觉上述内容有些夸张离奇的话,那就让我们从很多例子中随意抽出几个,看看最近报纸上两位参加过二战的军官的讣告。一位是享年94岁的前印度部队军官,作为骑兵,他有着非凡的纪录(他生于北京,父亲是1900年英国使馆被义和团包围时护卫使馆的英国军官),1934年在用梭镖猎杀野猪的比赛中获得嘉奖。然而,尽管他在军队中表现优良,却因为用梭镖猎杀野猪而被认为有失风度。《哈勃斯新月刊》杂志曾经说:“人们很难想像,一位英国人竟然能完全置个人尊严于不顾,而去猎猪。与之相似,在生活于印度的英国后裔看来,除了用梭镖,杀猪的方法还可以有很多。”另一则例子来自一位陆军上校的讣告:“他在枪林弹雨中异常冷静,保持着自己的身份,关照着自己的下属。”他曾经出版了一本诗集,而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喊着“上好刺刀”、“冲啊”,率领自己的队伍冲过火力强大的开阔地带。战争结束后,这位侨居加拿大的前英国军官回到了英国,“开始让洗衣房定期清洗自己的衣领,这种习惯在战后一直保持了很多年。”这种代价昂贵,甚至有些愚蠢的习惯,也是体现英国绅士特质的绝佳例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