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曹操虽然有诗人气质,但首先是个政治家,贾诩让他看到了那个时代在立嗣问题上废长立幼的利弊和前车之鉴。
对于他来说,他死后维持政权的安定和长久才是第一位的,其他所有一切都可以让路,包括自己个人的好恶。而郭嘉、荀彧等人对他的评价中就有“善断”一说。所以他马上做出了决断,于建安二十二年(217),立曹丕为魏太子。
杨修在曹植失宠后,曾经有意疏远曹植,但是因为曹植毕竟是曹操的儿子,所以不敢过于明显,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来往密度。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是比较缺乏政治上的应变能力的。
然而曹操在处理完了立嗣的问题后,马上从政治角度出发,考虑到了曹植和曹丕争嗣的后果不能小看,因为两人周围都有一群谋士,而曹操是深知谋士的力量的,所以终于在建安二十四年秋,在救曹仁的军中将杨修估计是随便安了个什么罪名就斩首了。《三国志》是这样说的:“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这里,首先说了“终始之变”,再加上杨修“有才策”,又是“袁氏之甥”,所以杀了他。可见杨修除了因为参与了夺嫡之争被杀以外,还有两个原因就是“有才策”和“袁氏之甥”。
不过单是有才策,是不会被曹操杀头的。曹操手下,谋士能臣犹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奇变横生的贾诩,深通兵法和政治的荀彧、荀攸叔侄,有胆有谋的程昱等等,这些人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远过于杨修,却没有一个因为有才而遭曹操忌杀的。单是“袁氏之甥”也不会被杀,像庞德在马超手下就已经具勇名,他的亲哥哥又在刘备手下为官,曹操一样用他和曹仁一起对付关羽。可见就算杨修有才,又是袁术的外甥,也不至于被杀。这第二个原因,其实是因为杨修和曹操等人的政治观点不同,所以才遭忌。曹操给杨彪的关于杨修之死的信中,更是很明显地暗示了这点:“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我同怀。”
杨修的父亲杨彪,是个正统的儒学家,曹操则是个不拘小节的改革派。在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的时候,杨彪是尚书令,也就是相当于丞相的角色,就已经对曹操有所看法。“建安元年,从东都许。时天子新迁,大会公卿,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于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又“(建安)四年,复拜太常,十年免。十一年,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彪见汉祚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积十年”。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213)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二十一年(216)夏五月才进为魏王,而此云“(建安)十一年,……彪见汉祚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积十年”,则可见杨彪并不仅仅是因为“见汉祚将终”才这样的。其中原因是就是因为建安元年(196)的时候,曹操觐见天子而“彪色不悦”。
曹操紧接着就以建安二年(197)袁术僭号天子的事情株连杨彪,理由是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意图除去这个政敌。
这个时候,另一个与曹操在政治上始终是对立,又与杨彪交好的大臣孔融听说了,连朝服也来不及穿就来曹操处说:“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袁氏归罪杨公。《易》称‘积善余庆’,徒欺人耳。”曹操辩解道:“此国家之意。”孔融当即说:“假使成王欲杀召公,则周公可得言不知邪?”又继续要挟曹操“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曹操这个时候在朝中的根基还没站稳,羽翼尚未丰满,还要借助孔融等名士来收买人心,于是不得已“遂理出彪”。
但孔融此人,也是一个长于清谈的狂放之士,几次在曹操推行新令的时候和曹操过不去,又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