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清静无为,大哲之思(2)

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里的道阐述了完全的宇宙观念,即被称为天地之母的“道”,自然就是宇宙万物发生起源的根本,有和无是“道”运作时的两种状态:无是产生天地的动力,有是万物的本始。所以才有了老子哲学思想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念。

商末周初开始,就有关于天道观问题的探索,而老子关于“道”的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天道观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道”的提出,是从客观存在的物质出发,因此,不相信世界上存在鬼神,所以对当时的有神论是一大打击。但是,由于“道”是一种无形无状无色无味的模糊存在,而人们又无法确切地认识它理解它进而把握它。

在推论天地万物起源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由“道”生出元气,由元气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合产生冲气。这样,由阴气、阳气、冲气三气的变化而为天、地、人三才。三才具备,产生出宇宙万事万物。在宇宙发展变化问题上,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对立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之中发展变化,而“道”的现实功能依赖于柔弱的阴性发生作用。因此,老子的辩证法特点在一个“反”字。“反”是道的运动规律,注重事物反面的性质,注重否定在事物发展和转化中的作用,善于在对立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更深刻地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高层次性和真理的内在性,成为我国古代伟大辩证法思想系统之一。在认识论问题上,老子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认识论命题:“为学”是寻求具体知识,“为道”是求对“道”的认识,即对宇宙变化总规律的认识。这两种认识的目的不同,因而认识的途径也不同:“为学”要天天积累知识,使知识日益丰富;“为道”必须排除感官经验束缚,使感官活动减损到无为程度。为此,老子提出“虚”、“静”的认识方法,即“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即当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达到一种虚空的境界,能客观、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不受成见影响,即一种“玄览”的心态。

他所谓“涤除玄览”,意思就是要整治清扫心灵,达到虚静状态。因为心虚则能包容万物,心静则无物不察,从而真正认识“道”把握“道”。老子的这种在认识时要清除杂念、虚空心境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老子的“道”落实到现实,并从中引出处理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德”,即准则。他主张取法“道”的自然性和自发性,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实现真正和谐、安宁、美好的社会,反对宗法礼教、战争杀掠和贪婪奢侈。在人生问题上,老子主张贵柔守雌、谦下居后。虽然有些消极,但是若能换个角度来看,则会发现他主张的是要遵照事物发展规律,促进事物朝好的方向转化,使生命力更旺盛更持久更深厚。在圣人理想问题上,老子建议圣人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遵循自然之道来治理国家,不让民众感到有负担。老子冷静、理智且简练地表述了宇宙发生论的自然主义哲学,虽只是五千言,而且词藻朴实无华,却深刻地表达了其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祸相倚,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要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就要清心寡欲。他觉得世人孜孜以求的物质利益,往往带给人的不是幸福,而是身心的损害和人生的祸殃。这样,老子归纳出一段名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人的最大灾祸皆起因于对物质的欲望。

欲望是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填满。人一旦陷入对物质的无穷欲望中,就无法自拔。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只能痛苦,甚至铤而走险,也就没有幸福可言。每个人因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于是人与人之间相争,国与国之间相斗,再也不得安宁。人只有满足了已拥有的,懂得知足常乐,便能脱离欲望的苦海,求得幸福人生,活得逍遥自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