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中的行政精神(8)

但在行政实践中,有时候想说的和能说的,想做的和能做的不一样,怎么办?能说的不是想说的,但却说得跟真想说的一样;能做的不是想做的,但却做得如同真想做的;向心中讨厌的人展示尊重,向心中喜欢的人显示冷漠,这也很常见。这不是表里不一吗?岂不也有花言巧语、面色伪善之嫌?不能这么看。行政上的所作所为,既可能是个人想说想做的,也珂能是所在岗位该说该做的。从行政工作角度看,一个人所说的话是他所在岗位该说的话,他就必须说,即使他心内深处并不想说。一个人所做的事是他所在岗位该做的事,他就必须做,即使他心内深处并不想做。有些人、有些事自己内心深处也许并不想批评,但自己所在岗位应当对此做出反应,就必须做出反应。行政构架是一部机器,每一个岗位都是这部机器的一个环节,为政者必须扮演好这个环节的角色,发挥好这个环节上的功能。

说岗位该说的话,做岗位该做的事,这叫行政上比较专业,或说是懂行政。反过来,凡事以个人偏好为准,以个人意见为度,喜欢一个人就配合他的工作,不喜欢一个人就不配合他的工作,按照个人兴趣说话办事,把行政岗位当作私人物品运用,这虽然不是贪赃枉法,但也是一种类型的公器私用。处长瞧不起司长,觉得人家没水平,不尊重人家,其实,这不是处长这个人尊重不尊重司长这个人的问题,单就个人而言,尊重不尊重都没有关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处长岗位要尊重司长岗位。如果没有把处长这个岗位对司长岗位的尊重发挥出来、表现出来,处长这个人就没有履行好处长这个岗位的职责。副职与正职工作不协调,一般情况下,副职要承担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责任。为什么?因力副职这个岗位,就是为协助正职这个岗位而设的,而不是相反。因此,作为行政者,人可以不和,但岗位必须和。如果因为人不和,以致岗位也不和,这就是行政不专业,这就要习之在行政领域必须把个人好恶与岗位职责履行严格区分开来。所以这件事,不是表里不一问题,而是行政专业不专业问题,不属于孔子这句话调节的范围。

[1.4]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妒’

曾子:孔子学生曾参,比孔子小46岁。

三省:多次自我反思。三,多次。省,音醒,反思、反省。

忠:尽己之谓忠。尽了自己最大力量和心智就是忠了。这与现代“忠”字给人的印象有些不同。

信:以实之谓信。真心实意,就是信。

传:受之于师之谓传。就是先生教的东西。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竭尽了心力?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信?先生所教是否反复用心领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