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信号早知道(4)

造成肠中风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动脉粥状硬化。硬化的动脉会变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使血压变得不稳定时,血栓就可能突然形成。若出现在肠道,肠子血管就容易塞住,导致急性肠坏死,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也可由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引发。

刘医师说,肠中风发作前一般都有一些征兆,只是平时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如饭后常有持续一两个小时的饱胀感、上腹不适或隐隐作痛,脂肪摄人过多或饱餐后症状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这些情况有时会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更长。另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日见消瘦等症状。

肠中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剧烈性腹部绞痛和便血,与腹部体征不相称。肠中风发生时,病人腹部急性剧痛,就好像肚子被什么人的手紧紧抓住一样,并排出鲜红色粪便。这种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特别是有明显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由于突发腹腔动脉、尤其是肠系膜动脉痉挛,甚或血栓形成,使小肠、结肠的血液和氧供应严重不足或中断,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急性肠坏死,患者出现休克状态。因此,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脑血管病也有“天气预报”

脑血管病患者有长期患病、突然发病的特点,其过程缓慢隐蔽,常在10~15年以上。这么长的病程,不疼不痒,看不见摸不着,一旦发病,血管病变往往已达到很严重的程度,

治疗非常困难。其实,危险的脑血管病并不是防不胜防的,通过脑血管超声检查(简称TCD)是可以进行“天气预报”的。

Q 专家在线高凤玲北京友谊医院脑血管超声室医师把供给脑组织的血管比作一棵大树。颈部血管是树干,颅内大血管是树枝,树叶是周围的脑组织。检查大脑有没有问题,一般要做CT、核磁共振检查。其实,缺血性脑血管病约70%是由大血管即树干、树枝病变引起的,而CT、核磁共振只能检查树叶是否有枯死等分支问题,而树干有没有堵塞、坏损、老化等更重要的情报,则需要各种脑血管造影检查来报告。对于脑梗塞的病人来说,由于12小时内病灶尚未形成,常常是已经发生偏瘫了,CT检查结果还是正常的。所以,对许多病人来说,如果在瘫痪发生的前几年或前几天,甚至前几个小时血管狭窄被及时发现,其结果将会大大不同。

TCD检查与脑血管造影有极佳的互补性,而且具有无创、简单方便、价廉的优点,可全面检查颅内、外各主干血管及其分支。检查时就像做B超、心电图一样,只要把探头放在病人颈部、脑部等位置,即可获取特定的血管频谱和血流速度等参数,经过专业医生“解读”和综合分析,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还没有症状或刚有症状时,在血管内膜增厚、硬化,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每一个病理阶段“预报”或“实时报告”出脑血管病变的性质、部位、程度、范围、预后等。所以TCD又被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天气预报”。近20年来,国内外已将它作为诊断——特别是早期发现脑血管病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约95%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肥胖、颈椎病、血液黏度增高、吸烟、酗酒、痛风、有中风家族史、中老年等人群中。以上高危人群应将TCD作为像B超一样的常规体检项目,定期进行筛检,重点预防。有脑血管病前驱症状如头晕、头痛、爱犯困、记忆力明显下降、说话含糊不清、眩晕、呛咳、耳鸣、肢体麻木、突然一侧肢体运动障碍、视物不清或已经诊断为脑梗塞等患者,除做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外,应将TCD检查作为必检项目。

急性心梗症状多数不典型◎案例43岁的李先生平常身体很好,最近在家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出现胃痛,且大汗淋漓。妻子以为他是饮食不洁造成的,就让他吃了两片治胃病的药并嘱咐他多喝白开水。在忍了两小时后,李先生的胃痛始终不能缓解,最后决定拨打120。到医院后虽然紧急进行抢救,李先生还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没有醒过来。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天气转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就会明显上升,但是临床中真正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并不多,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还是以不典型症状为主,如气喘、咳嗽、胃痛、大汗不止、恶心呕吐、胸骨后有烧灼感甚至牙痛、咽喉痛等。也有的患者会出现突然晕倒、言语不清、表情漠然等症状,家属会以为患者是突发中风所致。由于这些症状的隐蔽性,因此许多人会错误地选择消化科、神经科等科室。

临床中也有许多医生会误诊为肺心病、中风、急性胃炎等。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比较突然,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能早期发现并送往医院进行“血管再通(如溶栓、介入治疗)”处理,病人就能很快恢复健康。因此,如果患者出现突发的大汗不止、气喘、恶心呕吐、胸骨后烧灼感时,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情及时治疗。

小小感冒为何会夺命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浙江及其他地方曾有数起关于感冒导致病人死亡的报道,有的还引起了医患纠纷。

其中有的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或称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因抢救不及时所致。

同样的病毒在某些人身上是一过性的感冒,吃点药,多喝点白开水及注意休息就没事了,而发生在有些人身上则可能夺去性命。因为小小的感冒,可能引发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

30多岁的张先生终于康复出院了,但回想起一个多月死里逃生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张先生刚患感冒时,头昏脑热、浑身没劲。当时他心想感冒是小病,就到药店买了点感冒药吃。谁知感冒没见好,很快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后来症状越来越重,神志不清、抽搐、严重心律失常,家人慌了,赶紧把他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十分危重,病人再晚点来就可能猝死。

经过20多天的救治,张先生终于化险为夷。然而一名17岁的中学生则没有这么幸运,由于送到医院太晚,虽经尽力抢救但还是无力回天。

屈百鸣主任说,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也就是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有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心肌炎,这些病毒的共同特性是具有“嗜心”性。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来势凶猛,如果开始感觉到胸闷、心悸、气粗、呼吸困难、头晕,自摸脉搏心跳不正常,就要迅速就医。稍微一疏忽,错过救治时间,就可能造成暴发型死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重症心肌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死亡率可达70%~80%。此病以春秋季节最易发。

一般来说,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患心肌炎及发展成重症心肌炎,但青少年的发病率相对高一些,可能与青少年自以为身体好,同时学业重、好动等原因有关。因此如患上呼吸道疾病或腹泻,哪怕不发烧,出现心慌、憋气情况,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慌可能暗藏心脏病危险心慌是心脏病人常见的症状,有些心脏病人对心慌不太在意,殊不知,心慌很多时候是心脏在呼救,其中暗藏着重重杀机。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案例一一位78岁的老太太感到心慌,来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立即为她做了心电图,检查时医生惊奇地看到,心电图的图像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刚开始,心脏出现轻度缺血,顷刻之间,出现了室颤,紧接着,老人心跳、呼吸停止,医生立即给予除颤等抢救,老太太得以转危为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