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财神(2)

这真是捕风望影的记述吗,奥兰凯果真有国都吗?

而且,书中提到其都城规模时还说:

从山上俯视奥兰凯之都,约有两个日本都城之大。规模甚大。

蛮地真的会有这样的都城吗?如果清正是从会宁进入的话,那里后来被称为满洲,很久以后被称为中国东北地区,也笼统地称为间岛。间岛这两个字没有意义,只是表示非汉语词发音的文字。据说那一带的人们曾住在“包”里,但清正没有亲眼见到这种风俗。那部书说,他们从山上以五百挺火枪向都城“齐放”,吹响海螺,齐声呐喊,于是“帝王逃离皇宫”。

但实情是,当时那一带的异族还没有国家,村落分散,各个村落有相当于酋长的头领。当帝王逃出皇宫,清正的左右说,追击吧。清正说,我方人.少,即使深入,也没有后援,便停止了前进。以下叙述似乎表明了他进入奥兰凯的目的:

为的是将其逼得走投无路,以显示日本武器之威力,故无需追击。

尔后他们退至国境,据说在那里抓到了一个叫塞尔托乌斯的将军。即便这是事实,记述也不得要领。说塞尔托乌斯将军“年五十有四,身长六尺五寸”,但缺少地志性的具体材料,诸如是什么人、使用哪种语言、服装什么样、居住在哪里等。这不是因为清正军不通当地的语言,其实是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叫后藤的日本人。

后藤是松前的渔民,被风浪卷走,漂流到那里,在奥兰凯住了二十年之久。据说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奥兰凯话、朝鲜话和日本话,因擅长翻译受到清正重视,并为他取名则二郎,命他为前往各处的带路人。

朝鲜方面的文书中将奥兰凯记载为兀良哈。

如果“兀良哈”是清正所说的奥兰凯,事情就复杂了。那样的话,兀良哈就成了蒙古地区或蒙古人。翻开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词典》,查“兀”

项,有“兀良哈”一词,释为“地名,明代蒙古东部地区”。《日本国语大辞典》(小学馆)的“wuyanhai”一项中也标为兀良哈,意思也是蒙古人,系“中国元、明、清三代兴起于兴安岭以东的蒙古系的一个部族,屡犯明朝北方边境……”这些说法的文献根据好像是《明史》和叶向高的《四夷考》,但终究不是清正到过的那个地方,也不是那里住过的人。

不过,看看地图’在像是清正进入的地区,有一座山岭隆起,竟然标着“兀良哈岭”。

而且,《李朝实录》中也有“兀良哈”一词。明人所说的兀良哈和李氏朝鲜所说的兀良哈,无论地域还是民族,似乎都不一样。顺便说一下,这个词在朝鲜语中还在使用,老人差不多都知道。

他们说那是野人的意思。

但发音是“olallke”。朝鲜人的这种说法,源自一种模糊的感觉,好像们是曾经居住在北方的野蛮人,并且剽悍无礼,屡屡侵扰边境。

“olanke”这个词在语感上和妖怪一词差不多。小时候,妈妈一吓唬孩说“再哭olanke就来了”,因此,小孩子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但到他们成人,除非成了学者,否则不会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那些被称为的人使用什么语言、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穿什么样的衣服。把有关的情况说得如烟如云、模糊不清,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朝鲜老农夫,还是《真撰清正一代记》的撰写者,可以说没有多大区别。或许奥兰凯这个地区和民族如妖似魔的真实情况,就存在于这种暖昧之中。

把奥兰凯说成是日本全然不知的国家的那部书.庄助虽与其处在同一时代,但他不可能读到。关于那个“全然不知的国家”,老人佐平也只知道那个程度,这让庄助感到很困惑。

平户城只有海湾边上才有平地。面向海湾有一座被米槠、橡树和樟树覆盖的小山,名叫胜尾岳,印山寺房舍在它的半山腰上。门前有一条羊肠小道,沿半山腰的等高线向北延伸,不远就变成坡道往下去了。下坡的那一带,徒步武士房和铺面房鳞次栉比,海边的气味儿一直飘到巷子里。巷子深处有一座老房子,海盗大头目颜思齐曾在那儿开裁缝店,现在还有一位年迈的明人住着,并且依旧是裁缝店,也和颜思齐一样,受明人之托剪裁明服,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听说老人是浙江人,年轻时掌管三艘大船以平户为中转,往来于福州、泉州、宁波和遥远的松前之间。上了年纪之后,就把大量财产散给喽哕们,自己隐居平户。前面已经说过,海禁是明的国策,不管谁,只要向海中投放木板,哪怕是一块半块,便不可再返回祖国土地度晚年。这个老人也无可奈何,只好住在平户。人们说,明的秘密贸易船一进入平户,船上的人们就带着贵重物品到这个巷子来问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