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6)

四、有关“尊重”的争议

在我们的MVVS中,“尊重、责任、创新”是价值观。对于责任和创新,大家并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下为什么要强调“尊重”,并且把尊重放在首位,有部分朋友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万事万物之间都能够相互尊重,这的确是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但是,面对当今这个充满浮躁和变革的时代,那个‘美妙的图画’也过于理想化了吧!”

“当今社会,学生越来越有个性,教师越来越得不到学生应有的尊重。可是学校还一味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既然什么样的学生都要我去尊重,那就让学生自由发展好了,这样我反而省心了!”

其实,质疑和异议远不止于此。

质疑比麻木要强万倍!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政治家最担心的其实不是选民不把选票投给自己,而是选民根本就不跟你玩儿——既不投给你,也不投给你的对手。质疑至少说明了我们的大脑和心灵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存活,而且是精神意义上的存活。有质疑就会有对话,有对话就会有交流,有交流就会有理解,有理解就会有共识。所以,我对朋友们所有的“质疑”都充满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参与学校的发展。

我承认,全面的尊重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图画”,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但是,它绝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般的幻象。首先,教育本身就是  一种理想型的事业,教育的这个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者必须具有理想主义的情怀.其次,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弊端,对理想主义者的确是一个打击,但电因此可以检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成色:人云亦云,总是强调客观环境的制约,这种人比比皆是,但是他们顶多只能算是“伪理想主义者”;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定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一定在某些方面超前或者领先于这个社会和时代的所谓的潮流。

真正伟大的学校一定在其历史的某个时刻拥有_个或一批伟大的人物,而这些伟大的人物也一定拥有超越时代的伟大的教育理想,就像蔡元培之于北大,张伯苓之于南开,陶行知之于晓庄师范。“伟大学校”的一代又一代的币生一方面享受着伟大学校的伟大荣光,另一方面也是伟大学校得以延续和继承的缔造者。每一个二中人都是伟大二中的缔造者,我们身处二中,既别无选择,也光荣骄傲。那些仅靠中高考成绩打造出来的所谓的名校,跟“伟大”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天生就根本不会携带“伟大的基因”。如果在后续的存活过程中,没有因伟大的人物或伟大的思想而发生“基因突变”,他们注定会世世代代与“伟大”完全绝缘。尊重是生命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为伟大人物的基础,更是一所学校成为伟大学校的基础。最后,尊重也不是我们人为地为二中定F的一个发展的高标,它实际上完全是我们贯彻市、区教育精神的具体体现。北京市2009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尊重学生,切实为学生享有教育幸福和一生健康成长服务。”而丰台区教委更是从2005年就专门成立了“尊重教育”课题组(二中也是课题组成员),渴望借此促进全区教育品质的发展与提升。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尊重”源于教育的本质属性,“尊重”源于教育者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尊重”源于国家以及市区教育政策的精神和内涵。它头顶天空,脚接地气,鲜活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五、尊重

先于关爱为何不首先倡导“关爱”呢?不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吗?  我们说,“尊重是生命的基础”。作为教师,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命的存在,我们要像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孩子的生命。这里的“尊重”是彻底的尊重,完整的尊重,既要尊重孩子的过去,也要尊重孩子们的当下,还要尊重孩子的未来。在这里,又与我们倡导的“整体理解教育”形成了高度的契合。“尊重过去”,首先要尊重每一生命的生存背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特性、社区环境、曾经就读学校的教育特点、个性特点、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基础,以及由以上所有方面共同构成的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活的个体生命;其次,要对“生存背景”进行深入、细致、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分析,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生存背景分析报告”。

“尊重当下”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和发展。由于生存背景的不一样(也许还有先天遗传的因素),必然导致差异的存在。长期以来,由于大班教学、教学进度、考试成绩、教师自身对教育规律及生命成长规律的忽视与陌生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教育评价过于强调“整齐划一”,而忽视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差异美。如果我们尊重了孩子的当下,我们就会对上次考40分而本次考50分(甚至41分)的孩子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扬,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补了这么多次课,怎么还是不及格”;我们就会对上周天天迟到而本周仅迟到三次的孩子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扬,而不是说“真是孺子不可教也,你简直没救了”。尊重当下就是要永远谨己:差异永远存在,发展(哪怕一丁点儿的细微变化)是上帝送给我们最美妙的礼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