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论江右王门的学脉流衍(8)

(1)刘两峰

刘文敏,号两峰(1490—1572,83岁),江西安福人。23岁与刘师泉共学,读《传习录》而未能融释,乃相偕入越见阳明而禀学焉。自此笃志于学,不应科举。其门下士甚盛,王塘南尤为著名。当双江倡归寂之说时,两峰先亦致函申辩,及至晚年,乃曰:双江之言是也。牟先生指出:“王学之归于非王学,自双江念庵之误解始。双江念庵犹在良知内部纠缠也。自两峰师泉以至王塘南,则归于以道体性命为首出,以之范域良知……就引归于非王学而言,两峰尚不甚显,然晚而信双江,则亦启其机也。”据《明儒学案》(卷十九)本传,两峰年八十,犹登三峰之巅,静坐百余日,谓其门人曰:

知体本虚,虚乃生生。虚者,天地万物之原也。吾道以虚为宗,汝曹念哉!

两峰就良知本体而言虚,以为“知体本虚,虚乃生生。”又说“虚者,天地万物之原”。此等说法,对良知教有必要否?能有裨益否?所谓“以虚为宗”,能比“以致良知为宗,以四句教为宗”更简易直截、更平正明达否?两峰就“知体”而言“虚”,又重“生生”,如此,则只显良知之绝对性,而归于对于道体之存有论的体悟。此虽可为良知教所函,但直接以虚为宗,则亦渐离良知教“致知诚意以格物”之道德实践的警策性。而道德实践义之减杀,当然对儒学之真精神真血脉有所违失。

(2)刘师泉

刘邦采,字君亮,号师泉,江西安福人。师泉长于两峰四五岁(据《王龙溪语录》卷四),卒年86,则其生卒年约1486—1571。早岁偕两峰入越谒阳明,称弟子,阳明契之曰:君亮会得容易。《明儒学案》(卷十九)本传云:

阳明亡后,学者承袭口吻,浸失其真:以揣摩为妙悟,纵恣为乐地,情爱为仁体,因循为自然,混同为归一。先生惄然忧之。谓:夫人之生,有性有命。性妙于无为,命杂于有质。故必兼修而后可以为学。盖吾心主宰谓之性,性无为者也,故须首出庶物以立其体。吾心流行谓之命,命有质者也,故须随时运化以致其用。常知不落念,是吾立体之功。常运不成念,是吾致用之功。二者不可相离。常知常止,而念常微也。是说也,是为“见在良知”所误,极探而得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