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事业——东京模式与大阪模式(7)

讲给电车经营者

对于从事电车经营的我来说,平时听到的尽是有关电车的话题,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我并没有请求别人谈论有关电车的事情,但他们却往往以“我乘坐过你们公司的电车……”为开场白,我也只有把这当做是经商的好处来洗耳恭听。在不知不觉中,这也慢慢地扎根于我自己的方式中去了,连我自己都不自觉地从生意的角度来判断他人的事,这也慢慢地成为了一种毛病。

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讲一下今村繁三先生曾经对我讲的一个趣事吧,可能不懂电车这行的人会觉得没有意思。

某天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今村先生去挤电车。不知道是早晨还是傍晚,反正就是特别拥挤的一段时间。他缩着身子挤在闷热的车厢里显得特别渺小。这时突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搭起来,或者说是粗鲁地质问道:“像你这样的人在这时候挤电车到底有何贵干啊?”今村先生反问道:“为什么不能啊?”对方又大声说道:“你明明有自己的汽车,根本没有必要来挤电车,就是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来乘车才变得这么拥挤的!今后请稍微考虑一下你自己的身份吧!”今村先生当时就哭笑不得,估计那位陌生人当时也正好处在一个特别想出气的状态。这难道就是电车阶层与汽车阶层的斗争吗?也并不是不可以这样理解,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拥挤总是会令乘客烦躁。当时如果不是今村先生,换做是某位傲慢的摩登女孩,也会有人朝着她的鞋尖大声咆哮的,在我公司的电车上也并不是碰不到。

只从字面上来理解,可能会误会乘客好不容易说出的心得。如果乘务员再稀里糊涂地严加训斥的话,反而会引起乘客更大的骚动。已故的奥田义人先生也曾说过这么一件事:一次他坐电车,遇到了一个露着大腿、有失体统的苦力工人,他正旁若无人地睡在座椅上。乘务员指着提醒标语,委婉地说:“请收起来吧。”然后,那工人却说:“收什么啊,为什么啊?”嘴皮子也不饶人,继续又说:“我要是识字就不只是个苦力了——我要是能穿上你这身行头,肯定也是个乘务员了,呵呵!”他始终都不愿意收起他那受到非议的腿。最后,乘务员也只好一笑而过、默不作声地帮他遮住了。

虽说这件事是这样,但是也有以规则作为武器,不肯让步的乘务员。对于微不足道的一些事,也会坚决执行规则,对客人的主张毫不接纳、一律予以拒绝。这也是能看到的一种情况。某天,涩泽秀雄先生想乘火车去旅行,他手里拎着的金鱼缸却成了乘务员进行询问的话题。乘务员说,因为金鱼缸里有金鱼,所以顾客就应该缴纳运送这些金鱼的车费。直到发车前,围绕这四五只金鱼展开的讨论一直在持续。涩泽先生不堪其烦,最后不得不把金鱼缸扔下,赶紧上车。之后,不认识的人把这些金鱼又送给他了。而且,金鱼缸还用包裹包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