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用人与为人所用(11)

日本第一的贤内助

近来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关于一位旅馆经营者,希望她的事能给大家以启示。

我每月都会在东京、大阪间往返两三次,但我每次去总会在车站与一位妇人见面。她圆圆的脸,看上去有点婴儿肥,但气色非常好。每次她都会穿着让人感觉清爽的和服,显得很端庄,而且丝毫没有涂粉的迹象。年龄大约有三十七八岁,总是满脸笑容地和人打招呼,给人以好感。我说的这位妇人就是木挽町的旅馆——小松家的贤内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都会去迎送客人。我关西的朋友都和她认识,对她的评价也都很高。也正因为旅馆的服务毫无瑕疵,所以旅馆在当地也很有名气。

她总是会梳着椭圆形的发髻,恐怕没有人见过她蓬头垢面过吧。我在东京没有临时住所的那段时间,总是会去麻烦她。令我吃惊的是,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天不亮就起来,还自己亲自去打扫洗手间。因为是经营旅馆,所以每天都要开到很晚。不管是多晚睡觉,她总会天不亮就起来,然后去打扫洗手间,然后才去梳理头发。

“真是太忙了,连梳理头发的空闲都没有。”

这是很多妇人不梳理头发的借口,但是她耻于找这样的借口。她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年到头总是梳着椭圆形的发髻。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她意志的坚强、信念的坚定。而且,因为得到众人的信赖,在不知不觉间她就新建起了东京数一数二的旅馆。在社会不景气的情况下,虽然其他各家旅馆生意惨淡,但是她的旅馆却总是客满、生意兴隆。最近我又听到了一件事,更让我对她钦佩不已。

这位妇人去车站接送客人的时候,总是会先接完二等车厢的客人,然后才去接一等车厢的客人。

“如果先接一等车厢的客人,再去接二等车厢的客人的话,时间就会来不及,也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不好向客人解释。但是,如果先把一等车厢的客人放一边,先去接二等车厢的客人的话,即使到时候迟到了,也可以跟客人解释说:‘不好意思,因为二等车厢的客人比较多,所以迟到了’。这样说便可以得到客人的谅解。”

听到这段话,我更加确信:这样的良苦用心,这样的辛勤工作,应该堪称日本第一的旅馆贤内助吧。她这样的人一定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尊敬,被认为是一种模范。

饭的味道

有一个人为了能在电力界一展拳脚,不惜从九州千里迢迢来到京都,最后其实力对东电的根据地——东京也构成了威胁。他就是东邦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社长松永安左卫门先生。他不仅有热心,更重要的是有气魄。接下来讲得是松永先生从庆应私塾毕业时的事情。那时同学聚在一起要拍纪念照片,他突然说到:“大学毕业有什么好纪念的啊?不就是大学毕业嘛,那些因为毕业而高兴得忘乎所以的人,进入社会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我绝对不会去拍照的。”

说完这句话,松永先生就抬腿走人了。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当时就已不是凡夫俗子了。之后,他进入日本银行后不久便辞职去了神户,成为了一名中间商,整天出入商行。当时,有朋友看到他穿着褴褛,还嘲笑他。但是,他并不介意别人的冷嘲热讽,有时候还击道:“混蛋,随便你怎么说,咱们走着瞧!”

就这样,他整整奋斗了两年。

另外有一个人,他曾经在松永先生家做船夫,现在在朝鲜做贸易做得很大。他听说了有关松永先生的传言后,就亲自拜访了松永,看到了比传言还凄惨的松永,他吃惊之余,说道:“不要再做这样的工作了,跟我回老家怎么样啊?如果你缺钱的话,我就回去跟你府上说吧!”不管他再怎么劝,松永先生就是不听,并大声吼道:“我祖父当初也是像我这样劳作的。我要自立自强。没有比这更痛快的事了!”

傍晚的时候,松永先生就把那个人带到了一个小饭铺,说要请他吃饭。

松永先生说:“来,不要客气,吃啊。”

但是那个人连筷子都没拿起来就簌簌地开始落泪了。一边哭一边说:“你,你都吃这样的饭吗?连我都没有吃过这样的饭,可是你……”

松永先生打断了他的话,说:“你在说什么啊!这样的饭哪里不好了!这饭的味道是自食其力的味道,我每天都会在这里边吃饭,边流着幸福的眼泪。我一直都很感激,因为我第一次尝到了饭真正的滋味。”

看看这是何等的气概!看看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哪个没有这等气概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