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心、手(1)

 并非调皮捣蛋 

有些学生坐立不安,手里总要找点东西来摆弄————一根铅笔、一块橡皮、一张纸或随便什么东西。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物件,也能在课桌上玩出最复杂的花样。我曾经看到学生掰弄着手指头自娱自乐,他们细细赏玩每个可以弯来弯去的地方,用力掰手指,让每个关节发出啪啪的声响。另外一些孩子则更为精力充沛,如果一堂课上老师不组织大家做一些活动,他们就静不下来。他们会抖腿,用膝盖去撞桌子,脚和胳膊探过边界,遭遇邻桌,进行侵犯,然后保卫自己的领土。所有这些行为,或所谓的调皮捣蛋,都在向老师传递同一个信息,那就是孩子们渴望通过行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也许你就曾经是上面这种学生,也有可能你外表安静但内心活跃,虽然安静地坐着,心思早就不知不觉跑远了。你凝视着远方,任思绪把自己带往另一个国度,一个比老师的讲课更加多彩、充满了奇遇的地方。你漫游到一个充满激情、危险、诡计和浪漫的天地里。无论你是在凝视窗外的当儿,还是在活页本或桌面上写写画画之间进入了这个想象世界,你都在表达一个强烈的愿望,你渴望调动起自己丰富的情感。

还有另外一类学生,他们会偷偷在课桌下面打开一本书,如果老师的讲课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自己看书。这样的学生渴望每天都能学习新的东西,而且会努力这样去做,即使这意味着与老师“唱反调”。如果一堂课死气沉沉,无法调动学生去思考和学习,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就会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学习机会。

鲁道夫·斯坦纳根据一种简单的理念设计了华德福教育,那就是孩子内心有三种基本力量(force)1,分别驱使他们进行身体、情感和头脑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一直很欣赏把这三种能力称为“力量”,因为这就不断提醒我,如果我忘记了孩子们需要从这三方面参与学习,这三种重要的倾向就会“迫使”他们以一种不太适当的方式来引起我的注意。

孩子需要通过头、心、手,从以上三个不同方面参与学习,这一理解形成了华德福学校的基本教育模式。教育不应只关注知识的获取,而应以创造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为重点。通过涉及各个方面、调动多种感官的学习体验,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多种智能来开发这三种不同的能力,

“迫使”在英文中是“force”,与“力量”是同一个词。————译者注

即思维能力、情感能力以及有意识、有目的地行动的能力。面向未来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预见20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也不可能提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为那时的世界做好准备。而且,今天的孩子将要继承的世界会更复杂,问题也更多。如果单凭智力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具有良好意愿的政府官员早就可以实施建设性的变革了。如果拥有更多信息就能够解决问题,那么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也已经找到答案了。

教育如果只是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那就远不足以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今天的孩子需要拥有三种不同能力才能迎接明日世界的挑战。他们需要能够进行有想象力的思考,通过这种思考敏锐地看清现实,深刻地理解相关处境,然后构想出全新的方案来解决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他们还需要情感投入的能力,既保持敏感,又富有韧性,这样他们才能顽强承受未来不可避免的情感风暴,同时又能够敏锐地透过表象看到实质,通过已知的判断未知的。此外,孩子们还需要有坚定的决心,这样他们才能够执著追求希望和梦想,并把它们变为现实。思考能力、感觉能力和我们称为“意志”的专注而有意识地行动的能力,是应对不确定未来的最有力工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