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海归(3)

“她弄错了,我在法国弄了个MBA的硕士学位,然后就做国际贸易。”

“哦,后来呢?”

“后来倒爷的生意越做越大,胃口就不仅仅限于倒东西了,注册了一个自己的商标,把国内的电器产品贴上自己的牌子,出口欧洲。”

“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国际品牌?”嘉越开着玩笑。

David一本正经地说:“当然。”

海归倒爷很勤奋,也很会动脑子,赚傻乎乎的白人的钱很容易。十年下来,也有了上亿的身价。一时间春风得意,挥金如土。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来往熟了的供应商暗地里黑了他一道,在一批DVD的电路板中偷偷使用二手芯片,这批七万台的货到了David的客户那里被查了出来,全部退货。

“七万台,全部退货?”嘉越张口结舌。那时候的DVD,一台的价格要?几百啊。

“我的资金周转一下子就断了。没有办法,只能宣布破产。”

“所以你就回来了。”

“嗯。”

国人做生意总是这样,中国人的质量意识永远比不过金钱意识,为了短期利益不惜牺牲长远利益。一个芯片放倒一个英雄。嘉远暗暗地想,对眼前这个仍然满不在乎地谈着自己的经历的男人,有了一点理解,一点敬意。一个人的跟斗栽得这么大,还能在此谈笑风生,得有如何坚强的意志?

“我没有见过你这样的海归。”嘉越很坦白地讲。

“因为海归都是洗盘子的?”David笑着说。

“哈哈,差不多。”他们相视而笑。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样,听完这个故事,再看这个人一身的运动装,嘉越也不觉得扎眼了,反而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分外的有亲和力,像认识了多年的朋友。

“你的经历,很适合在国内的大型企业做海外销售。中国的民族企业正在发展壮大,正在走向世界,海外的舞台需要你这样的人。”嘉越开始分析,“TCL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联想收购了IBM,现在深圳的一些优秀企业,比如华为、中兴也都走向了国外。类似这样的企业,需要你这样的人,你是真正有海外销售经验的人,有商场上的实战经验,你就定位于海外销售总监这个角色。”

“除了打工这条路,现在国内有什么好项目?”

“好项目我不了解,中国人做什么产品都是一窝蜂,手机都按白菜价论斤卖了,还有什么好项目?做什么都是短命的。”

David听得很仔细。

“你把简历整理好了发给我吧,同时也给北京、上海的知名猎头公司各发一份备案。深圳的地方小,以OEM企业为主,上面所说的那些职位,北京和上海更多一些。回头我再整理一份企业的名单给你,你就长期关注这些企业的招聘信息,一旦有类似职位,赶紧联系。”

“好的。”

这个曾经做着上亿生意的男人,此刻听得如此专注,在那一瞬间,嘉越决定要帮他,而且要帮到底。

第二天戴伟就把简历给嘉越发过来了。

嘉越打开邮件一看,晕,整篇简历的字数不超过一百字。除了学历、年龄这些个人信息以外,在工作经验那栏里面只有几行字,第一行写着“法新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公司业务”,另一行写着“法商公司总经理,主管公司全部业务”。明明白白地证明了这位海归确实没有找过工作,连简历都不会写。

她无奈地拨了David的电话:“你这简历太简了,拿到哪里都没有人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