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区域督导(1)

发薪水的日子又要到了。这天嘉越调出工资单,本月提成最高的依然是Jane,她做的那张同心水科技的单子,最终还是使用“缠”的办法,把4万块钱的款收到了。Jane就是这点好,虽然不是正规院校出身,可是有耐心、有毅力。嘉越给的提成是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除了底薪以外,Jane这个月提成是八千。收入最低的仍然是张涛,业绩很差,只成功了一个小单,帮浙江的一个客户招聘了一位工程师,并且这个工程师的简历还是嘉越自己翻出来让他去联系的。

单总那边,这周她准备了两个人选,其中一个曾经在超市做过大区总监,另一个曾经在星巴克做过区域总监。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人,是因为连锁超市、连锁咖啡厅与连锁餐饮在管理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即都是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

不同的是,超市在采购和仓储方面的管理有更高的要求。那个从超市出来的蒋先生,年纪差不多40岁了。她和他谈过几次,对这个人的总体评价不是特别高,这个人是偏于执行的高管,做事比较按部就班,行事风格比较老套,不善于创新。而从超市跳槽到餐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的转换,如果没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有可能不适应新的环境。但如果把蒋先生当做一个执行者来看的话,他是有可能在半年到一年之内适应新的行业,并且兢兢业业地做好一个总监分内的事,前提是单先生把总监的职责范围和框框都给圈好了。不出错,就是蒋先生能够达到的最低标准。

另一个人选,毛先生,则是一个有闯劲,有一定经验的小伙子。其实毛先生也不算太年轻,三十岁,但嘉越潜意识里把比自己小的男生都看成是小伙子。这位毛先生的第一份工作在星巴克,从店长干到区域经理,从管一家店到管十家店。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外资的连锁披萨店里做区域总监,管三十家店。并且还是这家披萨店的创业员工,将只做外卖的业务模式,发展成有自己的餐厅,可以媲美必胜客的知名品牌。这当中,需要多少摸索,需要多少创新,嘉越可以想象得到。外资进入中国,本来就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能让一个年轻人放手去做这样的扩大,这个毛先生,必然有料。

然而毛先生有几点不足,一是毛先生毕竟只做到了区域总监,没有做到更高的层面,无法进入公司的决策层。没有制定战略的经验,只有执行的经验,这点是很致命的弱点。二是锐气有余,圆滑不足。锐气是外资企业欣赏的,圆滑却是在民企生存的必要手段。三是不擅言辞。他们的谈话,总是嘉越说得多,毛先生说得少。毛先生在谈话方面有点类似挤牙膏,少有谈起来滔滔不绝的话题。嘉越意识到了这一点,觉得有点不对,但到底是什么不对,她没有深入地去分析。而事实证明,后来正是这一点,毛先生在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了他和单先生的合作失败。

面试在星期二的下午进行。这一次的面试地点在单先生的办公室,为了慎重,单先生邀请了给他们公司正在做管理方案的一个顾问,陪同面试。嘉越没有参加,在公司等消息。

五点,面试结束。正如嘉越所料,那位顾问的意见和她基本一致,不是很看好中规中矩的蒋先生,而看上了一身锐气的毛先生,认为毛先生在高层管理方面的经验虽然欠缺,但是非常了解外资连锁餐饮业的管理体系,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性格刚正,假以时日,必能成长为合格的管理者。

“单先生,录用毛先生,您要注意了,他毕竟在经验方面是有欠缺的,您至少得有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帮助他成长。”嘉越提醒单总。

“这个我有思想准备,我更看好他的潜质。”

“在这两年的时间中,您既要让他参与决策,又不能让他权力独大,否则中层管理者会有意见。”

嘉越对这些都考虑到了,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单总对企业的控制,不是那么轻易放手给一个“外人”的。

快下班时,嘉越接到一个电话,是多年以前的同事张姐打来的:“嘉越,我有一个朋友想找工作,你帮我看看能不能帮他的忙。”

哦,又是找工作的。嘉越对这种帮人找工作的事实在没什么兴趣,但看在张姐的面子上,也不好立即就拒绝。“可以啊,是什么人?”

“是个海归。”张姐语气稍稍夸张地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