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面试(2)

客户的公司在维也纳酒店附近,老板单先生不想在自己的公司里大动干戈地招聘这么一个高层,嘉越就把面试安排在维也纳酒店。

一楼的咖啡厅同时也是西餐厅,晚上七点,正是就餐时间,商务人士们井然有序地取着食物,然后回到餐桌低声交谈。这样一个环境,很适合轻松而不失正式的交谈。嘉越对自己定的地点很满意。

王先生是嘉越千挑万选出来第一批推荐给客户的人选之一。只是他第一次见面就迟到了,给嘉越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礼节上应该是他先到等候,在这么小的问题上都处理不好,嘉越对他的职业操守打了一个问号。但王先生既然是深圳一家大名鼎鼎的连锁西餐厅前任营运总监,总得有些料吧!这么有分量的人选很难物色到,嘉越就不好说什么,先让他和客户见面谈了再说。

嘉越的客户单总是潮州人,来深圳打拼十多年了,从白手起家到坐拥二十家分店,全是自己一拳一脚打拼起来的江山。虽然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他身上有广东人特有的那种务实和肯吃苦的精神,也肯钻研,自己从日常的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连锁店的管理理论,所以餐馆的业务发展到后来,竟然可以与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连锁店相提并论,也算是深圳的一个奇迹。他现在的年龄估摸不超过四十五岁,已有不知道多少个亿的身价,但坐在嘉越和王先生的面前全然没有一点架子。

单总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缓缓地说:“按照我现在的身价,我已经不追求收入了,只求企业稳定而持续地发展,我的员工和我的企业共同发展。”

王先生用不高不低的声音,平稳地回应:“您这样的心态对企业的发展是最好的,制定战略的时候可以着远于长远利益,而非眼前的利益。我也正要寻求这样的平台。”

嘉越不说话,只是坐在一边旁听。听到王先生的这番话,一块石头就落了肚。这位王先生的应对很有水平,既恰到好处地让客户感到愉悦,又表明了自己求职的立场。在来这里之前,嘉越已经交代王先生做足了功课,把今天和单先生面谈可能碰到的问题一一分析了一遍。大至深圳经济的发展,小至一个分店的管理,纵向分析餐饮行业的现状,横向比较连锁业中连锁酒店、便利店、面包店等的行业特征,两人都深入交换过意见。而这些,都将可能是单先生感兴趣的话题。现在眼看着开了一个好头,她估计今天的面试多半有戏,便不动声色,喝了口咖啡。

王先生的祖籍是台山,多年前全家移民去了香港,普通话讲得也很生涩。这两位广东人索性就用广东话聊了起来。嘉越硬着头皮听了半晌,开头还勉强跟得上,到后来他们聊得开心,越说语速越快,她听不明白,呵欠几乎就要上来了。

这时手机振动了,云清的电话进来:“嘉越,晚上去仙踪林扎堆如何?”

嘉越捂着电话溜到了一边儿,问:“啥事儿?今晚啥主题?”

云清说:“有八卦。”

嘉越一听有八卦,来了精神,两眼放光,嘴里直说:“好好好,你们等着,我这正面试,半个小时以后过去。”

回到桌边,王先生和单总的谈话仍然进行得热火朝天,看这架势,嘉越很有耐心地坐了一会儿,瞅着两人谈话的一个空当,插进去说:“单总,你们二位讲白话,我不好意思,可能听不大懂,要不你们二位先谈着?我这边还有点事情,我就先告辞了。”

单总这才想起嘉越是四川人,立即歉意地说:“李小姐,不好意思啊,呵呵,我忘了你不懂白话了。你要有事,就先走吧。”

嘉越又朝王先生点了点头,说:“王先生,不好意思啊,我先失陪了,您和单总慢慢聊,回头我们再联系。”

王先生点点头,嘉越就站起来告辞了。

走出维也纳酒店,华灯初上,福华路上的大小餐馆灯火通明。嘉越觉得这个王先生的分量够重,根据两个人聊的程度来看,成功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五十。想着几万块钱雪花银子就在前方向自己招手,她恨不得立即去大吃一顿,先行庆贺。她启动了红色的福特,在拥挤的车河中,艰难地挤进福星路狭窄的车道上,开向COCO PARK。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