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太阳报(2)

潘如君身边的赵子友插话说:"京都不会这么快看到,大概要迟两三天,我们本来打算把发行网点在全国铺开,但费用太高,上面一直不批。"

潘如君又问赵连英:"都说国内假球盛行,到底有多猖狂?如果抓到证据,我一定朝死里整,你有什么猛料尽管拿来,这样才能快速提升知名度,打开销路。"

赵连英笑了笑:"其实没这必要,什么是假球?本身就很难界定,就是有人打假球,要想抓到证据也很难。人在江湖,大家都有碗饭吃不好吗?何必这么当真?现在报纸上喜欢报这种黑幕,但都是隔靴搔痒,不可能有实质东西。就算有,也未必报得出来。"

潘如君并不认同这一点,说国内这么多足球记者,难道就一点儿假球的破绽都抓不到?赵连英嘿嘿冷笑:"你还是主编呢,记者怎么了?记者就没有领导?你上面也有人给你念紧箍咒吧?"

赵连英开始唾沫星子乱溅地忽悠起来。那意思就是,世上人有贵贱,都要污水中过活。搞足球的哪有不玩猫腻的?大多数人都得靠这个吃饭,明知寻不到净土,干脆就在污水中安身,饮脏食秽,乐此不疲。异类很难生存,在这艰于呼吸的城市,不要总想妄图清洁整个世界。

潘如君本来兴致勃勃,却被浇了一头凉水,他望着满桌美味佳肴,食欲锐减。

萧正峰对假球不感兴趣,主动换了话题:"对了,你知道默多克办报时的三板斧吗?"

赵连英好奇地问:"哪三板斧啊?"

潘如君接过话题,回答说:"就是三s:sex,scandal,sports。"

萧正峰解释道:"把这个鸟语翻译过来,就是性、丑闻和体育。我觉得默多克这三板斧算是说到家了。全世界都喜欢看别人怎么生活,尤其是看体面的有钱人。不仅因为好奇和窥探欲,还因为他们的空虚和寂寞。"

潘如君点了点头:"所以我就要把《队报》照着《太阳报》的模子复制过来。在英国,虽然绅士们表面对《太阳报》不屑一顾,其实他们的文件包里每天都装着这份报纸。要不,《太阳报》怎么会保持这么高的发行量?这说明八卦和情色还是有市场的。"

"《太阳报》?那不是英国著名的小报吗?为什么要把它当成榜样?"赵连英一脸迷惘。

潘如君满脸都是对《太阳报》的崇敬之情:"你不要小看这份报纸,它对于传媒大王默多克的意义可是非同小可啊。1969年,默多克出手收购濒临破产的英国《太阳报》,并将这张严肃的大报改为小报,以挖掘名人、政要和明星的丑闻而声名鹊起。现在《太阳报》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八卦小报。"

萧正峰接着补充道:"那次收购也为默多克提供了百试不爽的收购窍门:先收购市场占有率很小的亏损公司,改造后用现有赢利业务赚来的钱,大量投入到新收购目标公司的业务上。一方面,可通过高投入提高该行业的门槛,扼制对手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投入也使得新业务能够迅速起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