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治疗故事的创作(12)

/体会到无处不在的节奏,知道生活会不断延续

/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充满信心和安全感

/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培养音乐感(不断重复的歌谣尤其具有这一作用)

/发展语言能力

一遍遍反复讲故事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同样,一个故事本身情节的重复,以及故事里那些富有韵味的歌谣,也可以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提供重要的食粮。写故事的时候,不妨把这些要素融入进去,我会在第六章详细谈到这一点。在本书的故事部分,很多例子都会向你展示,情节的重复和歌谣可以让故事充满张力,流畅而有音乐感。美好和充满希望的结尾

“托儿所”和“幼儿园”都意味着“孩子的乐园” 1。孩子好比苗圃中的幼苗,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力为他们提供保护,不让狂风暴雨伤害他们。

小孩子有权利获得这种保护——我们不让孩子们看每日新闻中各种可怕的战争和灾难,就是因为我们本能地感觉到了这一点。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就以充满智慧的语言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尽可能长久地“在沙滩上玩耍”,不受严酷现实的侵扰。

孩子们会集在无边无际的世界的海边。无限的天穹静止地临于头上,不息的海水在足下汹涌。孩子们会集在无边无际的世界的海边,叫着,跳着。他们拿沙来建筑房屋,拿空贝壳来做游戏。他们把落叶编成了船,笑嘻嘻地把它们放到大海上。孩子们在世界的海边,做他们的游戏。

他们不知道怎样泅水,他们不知道怎样撒网,采珠的人为了珠潜水,商人在他们的船上航行,孩子们却只把小圆石聚了又散。他们不搜求宝藏;他们不知道怎样撒网。

狂风暴雨飘游在无辙迹的天空上,航船沉碎在无辙迹的海水里,死正在外面活动,孩子们却在游戏。在无边无际的世界的海边,孩子们大会集着。

孩子们需要保护,以此为原则,我们将知道如何为他们选择富有滋养的故事。不论故事情节是简单还是复杂,故事的结尾都一定要美好而充满希望。正义战胜邪恶,这是民间传说和童话中一个非常深刻的主题,全世界的孩子都需

1“幼儿园”一词来自德语,意思是“孩子的乐园”。

要听到这样的信息。

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 6~ 7岁)之后,可以给他们讲一些体现因果关系,结尾彰显正义和公平的故事(见《魔法鱼》《渔夫的故事》和《一袋钉子》)。这些故事的结尾虽然并不快乐,但故事中的主角没有受到任何杀戮或伤害,而是从自己那些负面行为——比如贪婪,懒惰,愤怒——的后果中吸取了教训。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准备好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后果。

我们要等到孩子们更大一些之后,才能让他们接触那些结尾既不快乐,而且常常也不能体现正义和公平的故事。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的大孩子们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去面对名人传记故事中那些严酷的现实了,例如圣女贞德如何在刑场上被烧死,早期的拓荒者们如何在海难和饥饿中悲惨地死去。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面对伤心或悲剧的结尾,但在为他们选择故事时不要忘记,十几岁的孩子——甚至成人——也需要偶尔,甚至经常,从“美好”的结尾中获得满足和滋养。

第六章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故事

一位满腔热情的母亲参加完故事工作坊之后,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治疗故事。故事是关于尿床的,其中的隐喻很精彩,情节也很有创意。一个月之后,她回来参加第二阶段工作坊,显得非常沮丧,因为她创作的故事对孩子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当我们问她儿子有多大时,她说“快两岁了”!

多年来,许多老师和家长一直请求我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场合和不同情况,列出一些相应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拒绝这样做的理由非常充分——故事是无法分成固定类别的。不过,上面这段经历提醒了我——的确需要就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写故事及讲故事给出一些建议。但这些建议只是为了帮助你作出自己的决定。如果一个人年复一年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写故事和讲故事,那么在这样的实际经验中,他会培养出选择故事的“直觉”,但是本章提供的一些原则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会有所帮助的。考虑到各个年龄段所选择的故事可以有重叠,所以我按故事类别而不是年龄段来一一讨论。押韵的故事、童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