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我的故事之旅(13)

玩,玩——不,不,我才不!

太阳把我声声唤,

我急急忙忙正往天上赶!

你追呀,追呀,追着我使劲跑,

你跑了也是白跑——我是星星草!

然后他继续沿着沙滩向前滚——圆滚滚的,跌跌撞撞,摔了一次又一次,那个小小的老妇人跟在后面跑(不久,狗来了,螃蟹来了,一些渔夫也来了)。这疯狂的跌撞,无止无休,最终归于寂静和满足,然后小小的老妇人带着星星草人回到了家,将这盏“圣诞夜之灯”挂在房间里。

很有趣的是,这个《星星草人》的故事在那些打滚翻腾的男孩子中真是大受欢迎。在那个学期,这是第一个能让孩子们全神贯注的故事,由头至尾,他们都安安静静。在这次故事时间中达到的专注状态继续延续到其他的日常活动中,这其中蕴涵了小小的治疗效果。自然世界有许多图案、韵律和寓意,这些都为故事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创意。有一次我在海滩收集小鹅卵石,当把它们塞进裙子口袋时,我想有一天可以用它们来表演偶戏。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当我开车回家时看见一棵倒在路边的树根,在雨中散发着清新的光芒,我把它扶正,树根的底部形成了一个空间,就像一座小房子。男孩们帮我把它抬进车的后备箱,运回了幼儿园。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开动了我的想象力。在我们幼儿园,大点的孩子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很调皮,很有必要给他们创作一个“认真打扫”的故事,于是针对这个需求,我的《小扫帚》(见 267页)偶戏就这么出炉了,在这个偶戏中我们使用了平时从大自然中收集的物品作为道具。

这个扫帚的故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获得了大人和各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致

35

赞赏。我给八九岁的孩子讲这个故事,后来班里的孩子又很开心地将这个故事做成了图画书。有一次在一个成人故事会中我还把它演绎成一出单人舞台剧。听完这个故事的常见反应是听众心痒痒地想去打扫卫生。曾经还有很多幼儿园学生的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想知道扫帚放在哪儿?”还有一对父母不约而同地对我说,这个故事帮助他们回忆起在家务劳动上的相互配合以及共同付出的努力。用火的故事疗伤

有时某种特殊的情况似乎决定了故事的主线。一天, 4岁的小男孩马修像阵旋风一样到了教室。平时他在幼儿园里很安静,可那天却不断地打翻东西,把所有东西弄得东倒西歪,所以对所有人来说,游戏时间变得极具挑战性。

他的妈妈把儿子的书包放入物品柜之后,解释说前一天晚上,一场大火烧毁了他们半个家。马修和全家一起逃到了花园,亲眼目睹卧室全都夷为平地。妈妈试图向儿子解释这所房子是买过保险的,所以很快就能重建。但马修仍然受到这个事件的严重影响,那天早上,马修在学校的行为,就如同那熊熊燃烧的烈焰。午餐过后是休息时间。马修精疲力竭,很快睡着了。躺在孩子们身边时,故事的灵感突然涌现,我想这个故事也许可以帮到马修,故事将以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方式来帮助他理解前一晚发生的那件伤心事。

兔子是马修最喜欢的动物,所以我选择了兔子一家作为故事的主角。故事情节很简单:一场丛林大火迅速烧毁了草原,只留下兔宝宝们安然无恙地睡在他们的洞穴里——他们的洞穴在很深的地底下。大火之后,绿油油的青草要几个星期之后才会再次长出来,但很快兔宝宝们就重返青青的草地,在它们的青草游乐场里到处嬉戏蹦跳了。通过隐喻,我想传递的信息有两点——兔宝宝们是安全的;慢慢地周围环境会恢复正常。对于小孩子来说,与其对他进行理性的解释,不如运用想象力,后一种方法更具影响力,这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马修醒来后,我召集所有的孩子到走廊上来听故事,这时正好是父母接孩子之前。尽管我没有时间润色故事,但所有的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故事,在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我讲。这个故事对马修也起到了立竿见影、不同寻常的效果。几分钟后当他的妈妈到达时,他跑到门口去迎接,拍拍她的手臂对她说:“别着急,妈妈,一切都会好的。”他的妈妈望着我说:“苏珊,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让她等孩子睡着以后给我打电话,我会给她讲个故事。我这么做了。后来我把这个故事收入本书,故事的题目是《兔子妈妈和大火》(见 281页)。小红马的故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