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玄奘(1)

玄奘

倘若“超越”存在于时间中,它大概意味着永恒;存在于空间中,意味着自由;存在于文化和宗教中,便意味着包容。倘若一个人能使“超越”同时存在于这三个范围内,那么中国唐朝僧人玄奘则当之无愧。

玄奘生于公元600年;

公元627年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

公元645年携带六百五十七部经书回到长安;

公元664年2月5日圆寂。

玄奘在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努力翻译着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典,而西行时所染的冷病一直折磨着他。玄奘一生共译经论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他圆寂后,大唐皇帝唐高宗失声痛哭:“朕失国宝。”出葬那天,赶来为玄奘送行的人数达到一百多万。

西安,当时是唐朝国都,时名长安。如今西安的历史痕迹已模糊不堪,历史似乎更多存留在了书本上。那应是个繁华如梦的时代,美国汉学家爱德华?谢弗在他研究唐朝外来文明的著作《撒马尔罕的金桃》中写道:“中世纪时,唐朝在整个亚洲地区声明显赫,而在远东地区,唐朝的声威至今还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唐朝开创初期,骁勇善战的唐太宗用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地征服了东突厥、西突厥和西域等地区,疆土的扩展,边疆军镇的设立,使唐朝本土以外的人和物品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这片乐土。长安,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那个世界的大都会,各地的商人、传教者和冒险家纷拥而至,各国进贡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令人吃惊的开放程度使宫廷里可以看到突厥人、日本人、印度人,还有作为画匠、乐师的胡人,多种文化美好地汇集此地,彼此融合。

读书导航